苏宁:与消费者同行的零售变革者

  • 2019-09-27 09:22:26
  • 北京日报

从1990年创业时期一个不足200平方米的小门面,到如今的世界500强,过去的29年,对苏宁来说,是一部创业史、奋斗史,更是一部发展史、创新史。“29年里,苏宁从小到大,从单一经营到综合经营,从国内发展到跨国发展,离不开创业、创新、创造的精神,更离不开时代的造就。”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说,要感恩国家、感恩时代,同时也要感恩消费者,作为离消费者最近的零售业,苏宁在自身创新发展的同时,也见证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并以服务美好生活为宗旨,始终陪伴在老百姓身边。

走出舒适圈

做新时代企业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环境与先进科技的渗透,深刻影响着我国零售业的发展。从传统零售遭遇困境到电商崛起,从流量红利消退到下沉市场展开激烈争夺,中国零售业历经风云变幻,而苏宁是零售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

创建至今,苏宁已经经历了29年的时光洗礼。当然,苏宁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几经变革,在摸索和进击中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

苏宁创立于1990年,起步做空调生意。90年代中后期,家电产品开始供过于求,许多家电品牌先后发起市场渠道模式变革,不再扶持家电批发环节。面对市场的变化,苏宁进行了战略调整,就此开启了连锁发展。从1999年南京新街口苏宁大厦开业,到2005年苏宁进入武汉,完成了全国一线重点城市布局,全国连锁基本框架成型。

2009年,苏宁以583亿元销售额、近千家连锁门店的绝对实力,成为了当时中国超大的商业零售企业。这一年也是中国的3G元年,移动互联网开始在中国快速发展。张近东意识到,互联网时代苏宁必须做出改变,就此全面开启了互联网转型的大幕,“但是互联网转型,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线下,对于苏宁来讲,积累了20多年的线下店面是优势资源,而不是沉重的包袱,我们要走线上线下融合的O2O发展之路。”

跳出舒适圈无疑是痛苦的,在长达10年的转型期中,从张近东最开始提出的“沃尔玛+亚马逊”模式,到2013年推出“云商”发展规划,直至今天的智慧零售,对于一家营收达千亿级规模的企业来说,其中的艰辛不难想象。对此,媒体形容苏宁是“大象转身”、“泥潭中转型”。如今苏宁第三个十年接近尾声,从今年连续“鲸吞”万达百货37家门店和家乐福中国80%股份来看,苏宁已经在着手布局下一个10年。

业内人士认为,苏宁在近30年里的几个重要转型节点,与中国零售产业发展的几个分水岭恰好契合。每一次转型,都踩准了时代脉搏,迎合了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家最重要的品质是创新精神,企业要实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敢于走出舒适圈,打破固步自封的藩篱,触摸时代脉搏,与时代共振,做时代企业。”张近东说。

全品类

全场景满足消费新需求

今年的两桩大型并购(收购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80%股份)一度将苏宁顶上“头版头条”,外界对此颇多猜测。从万达百货到家乐福中国,在整体经济不容乐观的形势下,苏宁多次上演闪电收购,收购逻辑是什么?

张近东指出,苏宁的收购是基于全场景布局的考虑,而非同质化的收购。“苏宁的布局战略不是一个简单的垂直象限,实际上布局的是一个从渠道到场景到能力,还包括很多互相配套的资源,它实际上一个体系,是一个生态。”

万达百货和家乐福中国的收购,补齐了苏宁在百货、大快消品类上的短板,不仅能实现不同业态的优势互补,还能扩展供应链的综合服务空间。这也解释了苏宁之前从日本LAOX、中国香港镭射、红孩子、PPTV的所有投资和收购,正是这些收购,强化了苏宁当下的全场景和全品类运营能力。

事实上,在消费者看来,家电零售早已不是苏宁身上的唯一标签,苏宁易购的蓬勃发展,“两大两小多专”(“两大”指苏宁广场、苏宁易购广场;“两小”指苏宁小店、苏宁零售云店;“多专”指苏宁极物、红孩子、苏鲜生、苏宁影城等业态)的丰富线下体验,早已全方位深入用户生活。这也正是苏宁所追求的:将线上线下随时可见、随时可触的无限渠道场景打通,满足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服务的需求。

张近东表示,要不断深化零售场景、用户服务的智能化应用。场景互联网是未来智慧零售的主战场,也是苏宁O2O融合的主阵地,苏宁要结合全品类多业态、全渠道多场景、全客群多服务的资源优势,研发创新出丰富多彩的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创造出更多智能化的用户服务产品。

感恩时代

开放赋能

在张近东看来,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任何一个企业的任何一种内部资源都可以变成社会资源,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所用即所得,所得即所有。随着智慧零售能力的逐步成熟,苏宁要顺势进入全面开放、深度赋能的新阶段,追求智慧零售价值的最大化。

以苏宁针对下沉市场的零售云为例。截至目前,零售云在全国布局已超3700家门店,覆盖了超过1700个区县,涵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预计到2021年,苏宁零售云门店将扩张至12000家。而苏宁组建“零售云”团队不过两年,这种扩张速度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及其罕见。在下沉市场中,苏宁可以快速“攻城破地”的原因,正是在于赋能共享的理念与模式。

零售云是打通全品类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通过全场景的数字化重构和全价值链的平台化赋能帮助县镇的中小商户完成智慧零售转型。具体而言,就是将品牌、供应链、技术、物流、金融等全价值链赋能加盟商,帮助传统零售店进行低成本、低风险的转型升级。据已开店的数据统计,零售云平均单店整体销售提升两倍以上,资金周转率提升6倍,复购率提高了100%。

正是这种开放共享的渠道建设,让苏宁零售云不仅成为县镇创业者的核心平台,也成为了品牌产品进入县镇市场的重要通道。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在零售云平台上,美的、海尔、TCL、惠而浦等品牌都取得了3-5倍甚至更高的增长。当前,零售云已进入精细化运营的3.0阶段,对供应链、组织、运营、打法、服务以及金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

从不断构建和完善自身零售实力到智慧零售能力的输出,苏宁在开放赋能这条道路上步伐日益坚定。

回顾近三十年的发展,张近东认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和成功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离不开时代大潮的托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营经济发展历经波折,但是改革开放打开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之门,也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没有改革开放的春风,就没有今天民营企业丰硕的果实。”

加码国际化战略

推动国际化供应链落地

“国际化是苏宁未来十年重点聚焦的方向之一。”在今年5月的江苏发展大会上,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曾首次对外透露了苏宁即将到来的“第四个十年”的业务发力点。而创始人张近东及企业本身今年以来的一系列业务行动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

今年3月份,苏宁与ITA(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在中意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此后,ITA主席卡罗·费罗于7月份带队抵达苏宁总部,双方围绕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进一步推动了多品牌合作。2019年以来,苏宁接连收购万达百货与家乐福中国,意在拓展其百货、商超及相关国际化业务,这对于意大利品牌而言,苏宁的渠道价值进一步凸显。

众所周知,海外快消品目前在国内消费市场占据着非常大的份额,以高端酒类、美妆个护为代表的海外知名品牌近年来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而苏宁在其海外供应链的拓展过程中精准的把握住了这一方向。

在7月2日的苏宁内部半年度会议上,张近东曾表示,收购家乐福中国是苏宁智慧零售布局的关键一步,此举让苏宁的全品类营销战略在快消类目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成功补足了苏宁大快消的短板,苏宁全品类、全场景运营再进一步。

事实上,近两年来,苏宁在海外优质供应链打造上动作不断。早在2017年,苏宁就通过加盟中意商会(CICC),与多家意大利知名企业建立了直接合作,通过海外直采,在食品、酒类、个护等类目方面引进了一系列意大利品牌。2018年4月,苏宁在意大利成立了商业办事处,围绕意大利及欧洲市场启动了新一轮的国际化发展。

在去年11月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苏宁提出了未来三年全球百亿欧元采购计划,重点在欧洲、日韩、澳洲、北美等地进行规模性采购,范围覆盖饮食、快消、美妆、生活百货、电子及母婴健康类进口商品,以及版权、专利技术等贸易服务。为此,在境外物流支持方面,苏宁相继完成了美、德、日、韩海外仓的建设启用。

今年年初,苏宁更是成立了包括苏宁国际集团在内的五大商品集团。数据显示,目前苏宁平台上海外购商品的销售增速始终保持在200%以上,成为所有商品类目中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