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如果你没来过这儿,你就不算真的吃过北京小吃!

  • 2019-06-29 15:45:17
  • 北京城觅

试问,北京长大的小伙伴们,谁没在路边上见着过头戴一顶异域风情小白帽,推着一辆透明玻璃车,走街串巷的吆喝着驴打滚儿,艾窝窝,山楂糕的老爷爷?试问,来北京旅游的小伙伴们,谁回家不带两盒“北京小吃”回家?虽然备受嫌弃,说它难吃,可还是要买来尝尝。难吃不是我们北京小吃的错,是你买错了。今天想带着大家回到牛街,尝尝我们小时候的味道,尝尝最地道的北京小吃。

牛街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身处如此喧嚣华丽且快速发展建设的北京城,牛街却始终用它实在、憨厚、质朴的姿态卧在二环一角。你什么时候去,它都像小时候的模样,仿佛定格了时空。任凭风云变幻,我以不变应万变。

牛街洪记小吃

三个门脸儿的旁边还有扇窗户,里面是后厨的实时播放。炸糕师傅一个一个炸好一盘子,端出去,没一会儿就售卖一空。牛肉粒儿是洪记小吃推荐的第一名,刚买到手里,还有些烫口,松松软软,孜然味浓郁,一口一个,特别适合买回家给爸爸下酒。再往前走走,看见一块儿非常不起眼的广告牌儿:牛街清真超市。别小看它,别错过它,走进里面可大有文章。三步并做两步迈进门内,仿佛回到20世纪7、80年代国营老商店一般.

从服装到柜台,从销售货架到销售物品,无不显示着浓浓的年代感。

白记年糕

红是红,黄是黄,色泽鲜艳,用料实在,斤数到位,口味也上等。这么说吧,吃了白记的北京小吃,您才知道以前在火车站门口买的北京小吃,那都是闹着玩儿的。噢~驴打滚儿!我的最爱!那一层细腻的黄豆面,糯糯的年糕,浓郁爽口的红豆馅儿。关键是,个儿头大!这吃起来多带劲啊!

伊宝荷叶甑糕

还记得孙俪何润东演的那部很火的电视剧么?《那年花开月正圆》,孙俪在里面最喜欢吃的就是甑糕,冒着热气,黏黏糯糯的,很像八宝饭,又很像年糕,甜甜的很厚实。不常见的冰棍们,特地问了售货小哥:我怎么没见过这种冰棍?小哥很骄傲:外面很少有卖这种的。爱吃鲜奶棒的我果断出5块钱拍下中间那根。牛奶味儿很浓郁,而且很细腻,很顺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吃过童年的小布丁?对,就是那个味道!但是比小布丁又醇厚一些。

出了“70年代的大门”,我循着香味儿,看见了——满记烧饼

满记烧饼,小小一间门脸儿,被人群围的水泄不通,您别以为只有老人儿才去买着吃,其中不少年轻姑娘也在外面排着队。

牛街宝记豆汁店

这年头儿,还有人喝豆汁儿?没错儿,多了去了,如果以前喝豆汁儿是北京人的传统饮食,那现在,可能就是年轻人的追赶潮流。豆汁儿这东西,说实在的,没从小喝的真喝不惯,没关系,再多喝几次,您放心,依旧喝不惯。(买了两大袋儿豆汁儿的年轻姑娘)除了豆汁儿还有什么?麻豆腐也是他家的特色。便宜,麻豆腐一袋儿8块钱,豆汁一大袋儿才6块。牛街几乎每家店都会卖驴打滚儿,艾窝窝,豌豆黄,炒年糕,家家用料都很实在,个儿头都很大。瞅瞅,黄豆面儿那叫一个厚实,像层小棉被。

牛街最不能少的就是各种肉肉肉肉!宝记豆汁店的旁边,是家牛羊肉店,一进去就是各种孜然五香粉的味道,简直想就地支起个架子,摆上碳,开烤!

老爆肚满

吃爆肚儿,不能不提爆肚满。一盘爆肚,下锅,焯熟,上桌,不到5分钟,时间刚刚好,口感刚刚好,味道刚刚好。麻酱味道浓稠,咸淡适中,一口爆肚儿沾着麻酱入嘴,咯吱咯吱,口齿留香。记得我们前边满记烧饼买的椒盐烧饼么?爆肚吃没了,麻酱不能浪费,沾着烧饼吃!记住,北京人可以用麻酱沾全世界。

丝路伊兰中华传统牛肉面

牛肉面花样繁多,粥粥选了最传统最便宜的那款——经典牛肉面,13块一碗。看着师傅抻了一把面条入锅,捞出,撒上各种配料,牛肉粒,舀上一大碗汤汁,撒上红彤彤辣椒油,哎呀,香!作为解油腻的绝佳利器,还点了一碗“西域酸奶”。这儿的酸奶,真的是自己用牛奶或者羊奶自己发酵制作的,酸中带甜,配上干果碎,完美。

大益烤鸡

大益烤鸡是这趟牛街之旅的压轴儿,也是最最最最最让我惊艳的一家烤鸡店!它左拐八拐的很难找,在一个小区深处,门脸儿不大,从外面看像个老年食堂,这里也确实卖午餐,卖炒菜。但更多的人来,还是冲着这个鸡来的。他们家的烤鸡,称为“八珍烤鸡”,其实已经上过电视上过节目了,就是因为这个八珍烤鸡,鸡肚子里是黄花,木耳等填充物,鸡烤好的时候,菜也煨输了,带着鸡肉的香气,比鸡肉本身还好吃!注意啊,一炉8只,想吃要趁早儿,最好预约,到点儿直接去拿。这硕大的鸡腿也是他家招牌,香酥的外皮往外冒着油光,没有多余的肥油,肉质滑嫩,汤汁爆满,咬一口,一点也不干,一点也不柴,丝丝入味儿,给101分都不怕你骄傲。大益烤鸡的老板就叫大益,很多来买烤鸡的都是附近的街坊,都是老主顾,进门儿就是“大益啊,我昨儿定的鸡好了么?”一吃吃了十多年的人多了去了,互相谁跟谁都认识,见了面那个热络劲儿就别提了,就像小时候的大杂院儿的关系,邻里之间暖融融的。

牛街很牛,不要不相信,这里坚守着北京美食最后的尊严。这里有历史,有色彩,有故事,有味道,这里有穿梭时光的大门。这里有信仰,有温度,有古板皱眉的老人,也有灵巧生动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这里,有着典型的人间烟火气。来北京,别绕过牛街,也不要以为牛街仅仅是条街。

  • 编辑:王越(实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