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地道京华美食 品北京风土人情

  • 2020-04-16 09:37:4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来北京旅游,那一定要尝尝地道的北京美食。喜欢吃烤肉的游客不要错过烤肉季和烤肉宛,看看您能否尝出这两者的味道区别;北京烤鸭世界闻名,全聚德或便宜坊一般是必去的;同和居的三不沾是道名菜,不吃您肯定后悔!天兴居的炒肝“吃蒜不见蒜”,一直备受老北京人喜爱;吃饱喝足不妨去茶馆喝点茶,解解腻,吴裕泰的茉莉花茶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回甘,值得一品;若是想看戏,还可以去老舍茶馆,您一定不会失望的!

北京烤肉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用料讲究,技艺精湛,在北京乃至中国烹饪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它起源于明代宫廷,当时称为“吃炙羊肉”,其后流传至民间,在市井中盛行起来。烤肉是北京独具特色的风味菜品,制作时先将切好的牛、羊肉片加以腌渍,而后置于特制的圆形铁盘(又称“炙子”)上进行烤制,主要包括“烤肉季”的烤羊肉和“烤肉宛”的烤牛肉,这两家的烤肉制作工艺代表了北京烤肉的最高水准。

烤肉季

“烤肉季”创始于清代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清代什刹海荷花市场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开市,七月中旬至九月初九前后,创始人季德彩都会推车到银锭桥畔支摊卖烤羊肉。季家烤肉溢油荡香,引得众多游人纷纷光顾,生意十分兴隆。其后季家烤肉技艺经几代传承,日趋成熟完善,逐渐由摊商变为坐商,在银锭桥畔建立“烤肉季”字号。1956年后,“烤肉季”发展更快,名气也更盛。从创立至今,“烤肉季”从未离开什刹海,已成为这一地区富有特色的风味名吃,游人食肉观景,其乐融融。“烤肉季”烤肉制作技艺及经营模式具有北京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研究价值较高。

烤肉季的“怀中抱月”是烤肉八味之一的传承所在。过去的烤肉季讲究的是武吃自烤。“武吃”,指的是自烤而食的架势、吃法,将真正品味烤肉“爷们儿”的豪情尽现于此。按讲究,爷们儿们吃烤肉时须人人手执尺二长的“六道木”,在烤肉炙子旁,一脚蹬在长条板凳上,自己将店家腌制好的肉,摊在松香缭绕的烤肉炙子上翻而炙熟。自烤时,自己取料,掌控火候,让豪爽之情发挥得淋漓尽致。

烤肉八味是哪八味?这八味是指“老、嫩、焦、煳、甜、咸、辣、怀中抱月”。这“怀中抱月”是指加入明月一般的食材而成——鸡蛋。看似简单,但是蛋液的融入却能赋予烤肉全新的香嫩。武吃之时,师傅会在烤肉有三、四成熟的时候,用六道木的筷子翻来挑去堆砌成一个四周高中间略低的小窝,再将鸡蛋打入,成形如月,似熟非熟的时候,再将半熟的蛋液充分混入烤肉,形成独特的一味,整个过程十分考验师傅们的手艺。

门店:烤肉季(后海店)

电话:010-64042554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前海东沿14号(近银锭桥)

烤肉宛

“烤肉宛”开业于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店主是京东大厂回族自治县一位宛姓回民,其家由推车卖炭火、烤牛肉开始,三代苦心经营,终于在宣武门附近买房立了铺面,字号为“烤肉宛记”,后改为“烤肉宛”。三百多年来,“烤肉宛”烤牛肉久盛不衰,深深扎根于北京民间,与市井民俗紧密结合,一直传沿至今,成为京味饮食文化和技艺的重要代表。

烤肉宛的烤肉选料十分讲究,要求四至五岁、体重三百斤以上的羯牛或乳牛,只取其上脑、子盖、和尚头等最嫩的部位,还要剔除掉肉筋。切肉的刀工更为精细,用尺许长的尖头钢刀,推拉将肉切成六毫米左右的均匀薄片。烤肉宛的“看家”炙子也不同寻常,据说已经使用一百多年。

门店:烤肉宛饭庄(南礼士路店)

电话:010-6802818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58号

砂锅居

砂锅居始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是目前北京规模最大的主营砂锅菜肴的中华老字号,以其特有的烧、扒、白煮等手法将猪肉精粹烹于一筵,赢得“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的赞誉。

砂锅居开业之初叫“和顺居”,因当年用一口据传是明代年间的特大砂锅,煮卖上好猪肉,肉之肥美不腻,味道极佳。日久,人们则以砂锅居代之原名。历经几代人经营,砂锅居菜肴形成特色。既有宫廷御膳、王府菜肴的细腻,又有北京民间菜的质朴,成为北京菜系中官府菜的代表。

砂锅白肉堪称“京都一绝”。清代时期更为乾隆乃至慈禧太后的席间珍品。据传,砂锅居曾有乾隆帝留下御笔的轶闻。砂锅居创建之初,常有宫内文武官宦来此啖肉。“白肉一绝”渐日传入宫,乾隆帝亦有耳闻。一日,皇上兴致有佳,遂差人传砂锅居厨师进宫。乾隆帝膳后余兴未尽,遂提笔:此乃珍馐,味之一绝”。自此,砂锅居更名声大震。至嘉庆年间,砂锅居盛况空前,便有了“缸瓦市中吃白肉,日头才初以云迟”的说法。民间亦流行歇后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时至今日,日臻丰华的砂锅菜,百年流芳的煮白肉和乾隆帝御笔一并成为砂锅居的垂史美谈。

门店:砂锅居(西四店)

电话:010-6602112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60号

同和居

中华老字号“同和居”始建于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原址位于旧京城的西四牌楼。“同和居”这个商号取自“同怀和悦”,意指大家欢聚一堂,共享和悦的气氛,牌匾由末代皇帝胞弟溥杰亲笔所题。“同和居”是华天饮食集团公司下属著名的中华老字号,是经营鲁菜最早的餐馆,以烹制海味河鲜最为见长,精于熘、爆、扒、炒、烩等,菜品突出清、鲜、嫩、脆等特点,三不粘、糟溜系列、烤馒头一并成为“同和居”名震京城的三绝。

同和居环境古雅别致,有着能工巧匠所做的传统木雕花纹,璀璨的西式大吊灯更增添了餐厅的华丽感,各种装饰及餐具陈设处处显示出中式餐厅的气氛。透过观景窗,金色的阳光穿过树叶洒在温暖的餐厅里,什刹海迷人的风光尽收眼底。同和居是旧时北京文人墨客、朋友小聚的好地方,这种传统延续至今,给北京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正宗的传统鲁菜,精美的特色小炒,让你在一览什刹海迷人风光的同时,在浪漫温馨的就餐环境中饮酒、品茶、用餐。

同和居以菜品样式多而出名,菜单上有300多种菜。三不粘是他们家的招牌菜,当年也是靠这道菜名声大噪。这道菜简直是必点!

门店:同和居食府(什刹海店)

电话:010-83289699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51-2号荷花市场内

便宜坊

便宜坊烤鸭店是北京著名的"中华老字号"饭庄,创建于明朝永乐十四年(1416年)。“八百年古都,六百年焖炉”。“便宜坊” 字号蕴涵了“便利人民,宜室宜家”的经营理念,形成了以焖炉烤鸭为龙头,鲁菜为基础的菜品特色。烤鸭外酥里嫩,口味鲜美,享有盛誉。因焖炉烤鸭在烤制过程中不见明火,所以被现代人称为“绿色烤鸭”。

焖炉烤鸭使用的是地炉,早先在焖烤鸭子前,先用高梁杆的炭火将炉膛的温度焖烤合适。焖炉用的是暗火,技术性强,掌炉人必须掌握好炉内的温度。现在便宜坊放弃了秸秆,采用电焖炉来烤制鸭子。焖炉烤的鸭子,外皮油酥,肉鲜嫩,肥而不腻。既避免了传统焖炉烟火气比较重的缺点,又保留了焖炉烤鸭鲜嫩多汁的特点。

门店:便宜坊烤鸭店(幸福大街店)

电话:010-67116545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36号

全聚德

中华老字号“全聚德”,创建于1864年,历经几代全聚德人的创业拼搏获得了长足发展。“不到万里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在百余年里,全聚德菜品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备受各国元首、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喜爱,被誉为“中华第一吃”。

全聚德前门店是老字号“全聚德”的起源店。店内保留完好的全聚德“老门面墙”等历史文物向世人展示了“全聚德”百年发展的峥嵘岁月。如今,前门店已成为世界各地旅游者领略中华饮食文化的最佳选择。

传统的北京烤鸭,荷叶饼只能卷葱和烤鸭,黄瓜条则是用来解口中的油腻。吃1-2卷北京烤鸭,吃一个黄瓜条,口中的油腻感立马得到缓解。烤鸭不光是吃法有规矩,连卷饼也是大有讲究的!现在有些食客总认为荷叶饼越薄越好,但面饼太薄,总缺少几分面的麦香。荷叶饼讲究用中筋面,三分烫面,七分冷水,烙好的饼面能看到由于热力不均而烙出的黄点。现烙成的荷叶饼绵软香薄,卷着酥脆喷香的烤鸭,真是美味!

门店:全聚德(前门店)

电话:010-6701137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30号

天兴居

天兴居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百年来,天兴居经历了品牌、历史、技艺的传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经历公私合营、改制变迁、蓬勃发展。如今,北京人吃炒肝仍首选天兴居,因为这里的炒肝始终保持“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稠适度,吃蒜不见蒜”的特色。具有158年历史的天兴居,于1992年被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及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确认为“北京老字号”;2006年被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7年,“天兴居炒肝制作技艺”被列入东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老字号,天兴居以诚信经营、优良品质、独特风味成为北京小吃的一张名片,深受消费者喜爱。

百年历史的传承,历经数次改革,在集团化发展运作过程中,天兴居作为老字号品牌、国有企业,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为指引,致力于服务百姓餐桌,积极响应市政府惠民早餐工程号召,打造具有传统特色、诚信便民的品牌。

门店:天兴居(鲜鱼口店)

电话:010-67116865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鲜鱼口街81-83号

吴裕泰

吴裕泰始创于1887年,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是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茉莉花茶制作技艺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最初的牌匾叫“吴裕泰茶栈”。民国时期,吴裕泰的发展进入第一个高峰,在北京、天津开了十几家分号;公私合营时,吴裕泰划归国有,改名为“吴裕泰茶庄”。

作为一家百年老店,吴裕泰致力于品牌打造和渠道建设,卖老百姓喝得起的放心茶是吴裕泰对消费者的承诺,“坚守品质、创新品种、提升品位”是吴裕泰的品牌理念。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升级转型实体店,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全国拓展已突破500家门店,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中型城市。

近年来,吴裕泰依靠百年专业制茶经验,将时尚理念融入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产品内涵,将中国茶文化与产品、营销紧密结合,精心打造以花茶为核心,七大茶类共同发展的产品线。积极探索茶叶深加工,相继推出了茶月饼、茶食品、茶冰激凌、茶爽无胶口香糖等一系列茶叶深加工产品,努力实现茶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产品一经上市,便受到年轻顾客的欢迎。传承创新的价值观,使吴裕泰这家“中华老字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始终保持着发展活力。

吴裕泰以让老百姓放心的品质和贴心的服务,多次获得“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中国茉莉花茶十大品牌”、 “中国优秀特许加盟品牌” 、“北京十大商业品牌金奖”等荣誉称号。

门店:吴裕泰(前门店)

电话:010-6702386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4号

老舍茶馆

老舍茶馆位于北京市前门西侧,1988年由尹盛喜创建,以著名作家老舍及其名剧《茶馆》命名,由书茶馆、餐茶馆、茶艺馆等组成。

在这古香古色、京味十足的环境里,每天都可以欣赏到一台汇聚京剧、曲艺、杂技、魔术、变脸等优秀民族艺术的精彩演出,同时可以品用各类名茶、宫廷细点和北京传统风味小吃。

自开业以来,老舍茶馆接待了近47位外国元首、众多社会名流和200多万中外游客,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精品的特色“窗口”和连接国内外友谊的“桥梁”。

门店:老舍茶馆(前门店)

电话:010-630368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3号楼

  • 编辑:方月月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