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河北 | 不灌于肠的荞麦灌肠

  • 2019-03-01 15:32:54
  • 河北旅游TV

有一样风味美食,是邯郸武安人的年节必备,它就是不用肠衣却名叫“灌肠”,制作简单却吃法讲究的荞麦灌肠。据说武安河渠村制作的荞麦灌肠最为正宗,走进河渠村尝一尝地道的荞麦灌肠。

“荞麦灌肠”的吆喝声对于邯郸武安的河渠村人来说再熟悉不过,沿着声音寻香而来的村民们,很快就在小摊前聚集了起来,那煎的金黄酥脆的荞麦灌肠,咬在嘴里香中带甜。75岁的段大爷边煎肠边和大家唠嗑,忙得不亦乐乎。吆喝声,招呼声,油滋滋的煎炸声,吃到嘴里酥酥的声音,再加上这浓浓的香气,一个河渠人熟悉的早晨就这样开始了。

武安的荞麦灌肠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细细长长的香肠状,外面裹着肠衣,而是这种四四方方的长条形,外层没有肠衣,是名副其实的素灌肠。

史料记载,早在宋代就有跟现在的荞面灌肠制作吃法类似的食物,叫玉灌肺,是一道宫廷名菜,后来在山西祁县文水一带风靡,成为著名的民间小吃。那么荞麦灌肠又是为何能够在邯郸武安的河渠村生根发芽,发扬光大呢?

段大爷告诉我们,以前生活比较贫困吃不起白面,都是以荞麦为主食,所以荞麦灌肠在河渠村非常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所以荞麦灌肠反而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从小走街串巷,沿街叫卖荞麦灌肠的段大爷,与这道小吃有着不解之缘,从养家糊口到养生佳品,段大爷也见证着这道小吃的起起落落。那一声声消失了的吆喝声再次响起,街头巷尾,又飘来了它的香味。

  • 编辑:张蕾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