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城周围环绕着一片大水域,这里历史上就浅水种苇,深水植莲,水稻菖蒲,鱼虾共生,金鳞跳跃,碧波荡漾。早年就有“北国小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
永年渔业随滏阳河的开挖,大约始自元代。永年酥鱼不知始自何年,最初人们吃鱼怕鱼刺扎嗓子,不知是哪位有心的师傅创造了一种鱼的制作方法。把捕得的大小适中新鲜鲫鱼剖腹、洗净、备干,用油炸制略显金黄色,码放于砂锅中,佐以葱、姜、蒜、醋、白糖及其它佐料,用文火(小火或温火)炖之8~10小时,便加工成骨酥肉烂、整条鱼原样不变,入口酸甜绵嫩,刺鳍皆化,又不失其鲜,故取名酥鱼,久而久之,就成为广府一大美味可口的特色食品 。即使再大的鱼骨也能酥烂,而鱼形照样完整如初,味道鲜美,于是很快便传开了。
至民国年间,酥鱼制作已成了广府各饭馆的热门技术,制成的酥鱼常常招来各地食客慕名而来,供不应求。后来有几位掌勺师傅,把好品种鲤鱼也能加工制作成酥鱼(瓦块酥,豆豉酥),不但增加了酥鱼的品种,而且把一般佐料换成高级特殊的佐料。酥鱼更是变成了风行全县,好吃不贵的为大众所喜爱的佳肴。
广府酥鱼,素以色香味美、骨酥肉嫩、溢香爽口、久吃不腻为广大食者所称道。1961年,毛主席视察邯郸期间,原地委食堂厨师小张师傅就是广府人,小张师傅做了两样酥鱼。送于主席,毛主席品尝之后,赞不绝口,给了很高的评价,主席赞扬道:鱼骨中含磷、钙丰富,过去白白扔掉,十分可惜,如今变成了可口的食品,且磷、钙还可以被人吸收,山珍海味,在营养价值上也不过如此。便把带来的厨师留在邯郸,待学好酥鱼制作手艺以后再带回北京。以后又有国外很多高级贵宾派厨师专程到京学酥鱼制作技术。
毛主席的厨师会做酥鱼的消息传开后,在北京引起了很大反响,不久便传上社会。有一段时间,在北京吃饭,倘若没有永年酥鱼上桌,便好象炒菜不放盐,画鸟不点睛似的。现在酥鱼已经是国内外佳宾所欢迎的美味佳肴,有谁知道,这种吃法最早创自永年城呢?
目前,广府凭借丰富的洼淀资源优势,已成为全省内陆渔业重点县,拥有14400亩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且淡水鱼种类繁多,以罗非鱼、鲫鱼、鲢鱼、鲤鱼、草鱼为主。有一大批人员从事鱼类养殖、酥鱼加工和销售。为进一步把广府酥鱼这一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在传统制作的基础上,他们积极探索新制作方法,挖掘御膳工艺,研制开发新配方,相继开发生产了咸、辣、甜等不同风味的酥鱼产品,并在传统沙锅原装的基础上,增加了条鱼包装、沙锅装箱等时尚特色礼品包装,进一步提高了酥鱼产品的品位和竞争力。广府酥鱼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特色美食,受到国内外嘉宾欢迎,并作为特色名牌销售于全国各地。
想吃就来我大永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