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爱吃的本地菜又开种了

  • 2022-02-18 15:39:34
  • 北京日报

人勤春来早。春节过后,京郊农事活动已拉开序幕。近日,记者来到北京蔬菜主产区之一的密云,探访位于河南寨镇的套里村育苗基地。在这里,辣椒、茄子等育苗期较长的蔬菜已经播种,近半个月已有3万多株西红柿苗陆续运往京郊各地。

这两天是晴天,温室大棚里阳光充足,温度能达到25摄氏度左右,让人直冒汗。一排排基质盘整齐排列,嫩绿的秧苗个个伸长了脖子,攒着劲儿长高。青椒苗、茄子苗、芹菜苗等刚刚冒出头,凑近了看,嫩得仿佛能掐出水儿,浅浅的绿,细细的枝,胖乎乎嫩生生的,格外可爱。“有农户提前下了西红柿苗的订单,6万多株,这两天正在陆续运走。”基地负责人范丽花说,西红柿最受欢迎的当数京采6号、京采8号、原味1号这3个品种。京采6号又叫“草莓番茄”,又软又甜,水多鲜嫩;京采8号个头稍小,比较硬,耐运输;原味1号西红柿最热销,果实的番茄味儿最浓,最受市民喜爱。

育苗可不仅仅是将种子埋进土里这么简单。范丽花带着记者来到点种大棚。刚进门,就听见机械运转的“嗡嗡”响声,工人们正忙碌着,一个个宽约20厘米、长约50厘米的长方形黑盘在手中传递,先装满土,送进机器,另一边等候的工人将传过来的盘子摆在架子上。“这是一台全自动的穴盘育苗播种机。在盘子里装好基质土,机器负责将种子均匀地放入格子里,覆土压实,然后浇水、施肥,一气呵成。”范丽花说。

集约化的育苗模式,为北京市民“菜篮子”的提质增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产自京郊的本地应季蔬菜是市民“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育苗已成为京郊农业种植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市农业推广站高级农艺师赵立群介绍,2021年全市集约化育苗量约4.19亿株,包括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生菜、芹菜、西甜瓜、草莓等十余种作物,年育苗1000万株以上的育苗场达到10个。 本报记者 王可心

  • 编辑:党思洁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