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留一日 揽尽近现代美术史

  • 2017-11-23 16:50:13
  • 北京信报

还有四天,一场集结20世纪中国美术史风云人物的大展就要闭幕,或许是因为这样短的展期,又或许是因为展出的作品名头太大,汇集这样一场大展的中国美术馆门前人头攒动,排队的长龙一直延伸到了三联书店门前……

“美在新时代——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展出了齐白石、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徐悲鸿,林风眠,吴作人,吴冠中等大家作品,及从晚清赵之谦、何绍基肇始,到民国初年海派的任伯年、吴昌硕等名作,共200余件套。

最为难得的是其中90%的作品是首次走出美术馆的库房与公众见面。

观展先知

群星闪耀 经典灿烂

“只要在馆内逗留一日,便可以揽尽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一路走来的全貌。”在展前,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如此形容这个特展,同是“20世纪中国美术最高水平”来说明这批画作在艺术史上的位置。

本次展览的名作全部出自于中国美术馆馆藏珍品,正因为大咖云集,相当于一部由精彩画面展示的中国美术史,因此本次特展也开辟了6个展厅。其中2、4、6展厅从晚清赵之谦、何绍基开始,有民初海派任伯年、吴昌硕诸家承上启下,到齐白石、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等从传统中开拓出花鸟、山水、人物画新路;其中2号厅展出的作品为舒乙捐赠的老舍、胡絜青藏画中的作品。3、5、7展厅从徐悲鸿、林风眠、庞薰琹融合中西,油画、国画双管齐下,传承与引进相结合,开宗立派建构学术体系,到吴作人、吴冠中发扬各自传派,登上艺术高峰,可谓群峰并峙、经典灿烂。

藏品

徐悲鸿《鹅》

本次展览展出了徐悲鸿的七件佳作。这其中除了大家最为熟悉的马,还有这幅被馆长吴为山特别介绍的《鹅》:红冠、红蹼、白羽……这些特质加上一身洁白的羽毛,徐悲鸿笔下的鹅一点也不逊色于他的马,那种桀骜的气息从画面中喷薄而出。

这件作品创作于1935年,也是首次走出中国美术馆的藏品库与公众见面。大家不妨借助这幅难得一见的《鹅》感受一下大师多面手的一面。这幅画中,五只鹅洁白高贵,形体敦实,虽为写意,但却展现了他对于自然地观察却极为精微。

齐白石《公鸡》

白石老人画过很多以雄鸡为题材的作品,这与他幼时天天喂牛养鸡不无关系。在他的绘画生涯中,30岁以前画鸡就已经很生动了,直到60岁以后又重新研究画雏鸡。老人画雏鸡最初用大笔圆点法表现小鸡的外形,然后添嘴、眼和爪。自己感觉不是很生动,只有其形未得其神。到了63岁时画的雏鸡,已有改进,能以鸡爪的安排,巧妙地表达出雏鸡的各种动作。70岁以后,他又感觉圆点画法还不够恰当,再进一步用圆点笔和平涂笔合用,把雏鸡的胸、腹部分开。80岁以后,画鸡用圆点笔很少,平涂笔很多了,画雏鸡的技法才算最后成功。

叶浅予《民族大团结》

今年是叶浅予诞辰110周年。他擅人物、花鸟、插图、速写等,从事绘画教学和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曾为茅盾小说《子夜》、老舍剧本《茶馆》等书画插图,出版个人画集多种。创作长篇漫画《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组画《天堂记》等,著有《画馀记画》和《十年恶梦录》 。

叶浅予生前创作了大量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国画,《中华民族大团结》一画,更是极大地影响了一段时期中国画的创作方向。上世纪50年代初,叶浅予想多学些传统,试以年画的方法表现现代人物,《中华民族大团结》即创作于此时。《中华民族大团结》一画以宋画般周密不苟的线条为骨法,施以沉着雅致的重彩。

傅抱石《云中君》

国画大师傅抱石于1954年创作的《云中君和大司命》系列作品,美术史上的古画对云中君和大司命的描绘,呈现的均是男性形象。与之相比,傅抱石的《云中君》很特别:将以往《九歌》题材中的“云神”云中君画成曼妙女子。这些“人物原型”则是以郭沫若写的《屈原赋(今译)》为蓝本。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同一题材的傅抱石巨制《云中君和大司命》在拍场创下了2.3亿人民币的成交价。

林风眠 《油灯花果》

林风眠的《油灯花果》从构图形式上看,以直线将方形画面分割为几个不等的矩形,其间安排一盆竖长的开着白花的仙人掌和圆形的盛着淡黄色水果的瓷盘,右边窗台上放着不甚显眼的油灯,白花与果盘的亮色使画面活跃起来,且打破了横竖线分割画面的机械感,其结构紧凑、严密,给人以均衡和富有变化的形式美感。

吴冠中《根扎南国》

《根扎南国》是吴冠中捐赠中国美术馆的作品之一。在此画中,他进一步强化了点、线、面的抽象性节奏,落幅更加洒脱纵放。五棵古榕盘踞于画中,顶天立地,气宇非凡,森然之中不失婀娜之姿。虬结盘旋的树干、树根与背景中斑斓的色点相映衬,在力的节奏中又平添了南国的俏丽与绚烂。信报记者 王萌

  • 编辑:祁悦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