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北京自然博物馆《植物世界》升级亮相,1200余件植物化石和现代植物标本亮相。这也是该馆1958年成立以来,第四次更新植物展厅。
进入850余平方米的展厅,仿若进入了一个植物世界。植物演化区域,以时间为轴,从地球诞生开始,蓝细菌、藻类植物、裸蕨类植物等植物界的“前辈”难得地露脸儿了;被子植物区域,形态各异的叶子、绚丽多彩的花,加上千奇百怪的种子果实,令观众目不暇接。展厅里,观众还可以走进“热带雨林”“红树林”“荒漠”“高寒”等环境,近距离欣赏各处独有的植物。
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也在展厅中亮相。辽宁古果和中华古果化石是在我国辽宁西部发现的,距今约1.25亿年前,属于早期水生草本被子植物类型。自博讲解员介绍,它们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以及全球被子植物起源的研究。
此次展览还专门讲述了植物与人的故事。食用植物、药用植物、香料植物等悉数揭秘。五十多个国家的国花也在展厅展出。
另外,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传播中心昨日成立,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等十三家单位成为首批成员。未来,该中心将开展自然科学研究与科普研究、科学文化传播与公众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