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东城活动在蛇形美术馆揭幕

  • 2018-10-24 08:13:27
  • 北京晨报

当全球化让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法式”与“中式”设计的语义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设计如何点亮人们日常的生活?近日,一场中、法设计师的灵感对话在王府中環蛇形美术馆开幕,这是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主办的“创意东城”暨第十三届北京文博会东城分会场的开幕活动。在之后的一个月中,还将有六场包含亲子艺术营、科学幻想会、创意市集、创新论坛等在内的文化活动在东城举办,绘出企业共融、市民共享的创意新风景。此次融合文化、设计、艺术、商业的活动也是东城区打造文化+生态格局的缩影,多元化的文化艺术活动让传统的街区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蛇形美术馆开启设计精英对话

在蛇形美术馆,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家雷,法国大使馆商务投资处高级商务官员马珂盟,东城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朱天博等人共同揭幕首届“创意东城”活动。系列活动首场“设计精英对话”由王府中環承办,活动邀请了设计师仲松、策展人宋涛、早安上海集团总裁杨晶、AP Collection创始人Alexis、Pauline等多位来自中、法两国的嘉宾,展开了一场关于生活与美学、爱和设计的对话。

此次融合文化、设计、艺术、商业的活动也是东城区打造文化+生态格局的缩影。经过转型升级的王府井商业街,以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时尚与传统交融、“商业+文化”的双重体验为目标,多元化的文化艺术活动让传统的街区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东城企业启动创意接力

本次“创意东城”系列活动将持续数周,共涵盖七场种类不同、领域不同的文化内容。它们由东城区文促中心携手区内不同领域富有影响力的企业共同打造,为市民奉上丰富的创意大餐。10月26日、27日,“亲子艺术营”活动将在嘉德艺术中心举办,活动将邀请来自嘉德美育、涂思美育的专业机构艺术家作为导览员,为参与活动的亲子家庭导览一年一度的嘉德·典亚艺术周,并通过艺术工作坊的形式开设美育课堂,让市民体验传统、艺术、科技、文化融合的东城魅力。而喜欢科学与阅读的市民可报名参加于28日上午在王府中環言几又书店举办的“读书有意思”科学幻想会活动,与果壳、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幻想家联盟等科学、科幻领域的“知道分子”,结合科学热门读物,分享科技、幻想与创造力话题。

文化类企业充分集聚、融合的“创意东城”,还将在活动期间举办“2018文化产业创新生态峰会”,峰会将携手文投集团、光线传媒、猫眼娱乐、HPC好莱坞社区等企业,打造融科技展示、趋势分享、话题研讨于一体的论坛活动,邀请行业领袖共议如何借助文化+科技的力量,打造更具价值的文化产业创新生态。

“创意东城”活动期间,还将有两场体现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展示活动。位于前门鲜鱼口胡同的天乐园大戏楼于“十一”期间正式营业,活动期间诚邀市民前往体验京剧魅力。届时,摄影师逄小威《中国京剧》系列作品展、“国粹、国风、国服”东方时尚服饰展、国粹京剧体验展示活动均将通过不同的艺术视角将传统文化魅力在“亮相·天乐园”呈现。在法华寺街“德必WE”·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将启动“后宫的生活美学——中国古代宫廷服饰展”,展示宫廷美学与时尚化应用。

创意东城版图彰显文化产业活力

“创意东城”是第十三届北京文博会东城展区分会场的活动板块,从10月25日至28日,文博会东城展区主会场活动——“到东城看戏”,将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国展)四号馆内开幕。汇集了中国最丰富戏剧资源的东城区今年将戏剧优势充分发挥,以“流动的云剧场”设计理念亮相文博会现场,观众可以坐在场内观看来自东城区优秀戏剧企业奉上的名剧名篇。

北京晨报记者 张硕

相关新闻

成吉思汗珍贵画像首次在京展出

北京晨报讯(记者 杨亦静)昨天,由北京文博会组委会、北京台湾事务办公室共同主办的“ ‘丝路画语’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展——许伯夷先生藏品及作品展”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开幕。据悉,该展集中展出了台湾收藏家许伯夷收藏的200余件来自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与地区的艺术珍品,展览将持续四周。

据悉,72岁的台湾企业家、收藏家许伯夷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踏上大陆的台湾文化艺术领域代表,他热衷于大陆和台湾的两岸文化交流,踏足世界各地,收藏的中西古今藏品以数十万计,其中有不少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艺术作品。

本次展览的展品包括了许伯夷的收藏作品和创作作品。其中,收藏作品根据地域被分别陈列在三个展览大区,即中国区(明清作品、港澳台作品、唐卡作品),亚洲区(东亚作品、南亚作品、东南亚作品、中亚作品、西亚作品)以及欧、美、非、大洋洲区。这些展品中包含了《成吉思汗画像》(见图)《成吉思汗读经图》《明代官员像》《清代官员像》以及长达7.5米的大型唐卡等重要文物,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据介绍,《成吉思汗画像》和《成吉思汗读经图》两幅画首次在京展出,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成吉思汗的真实相貌,是弥足珍贵的艺术作品和历史资料,也是当今历史学界研究的重要参考。

杨亦静/摄

  • 编辑:仲伟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