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讲究孩子教育全面发展,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可急坏了家长们,语数英还能教,艺术类可没法指导了,但艺术对孩子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修身养性,改善气质。家长们不必焦虑,不妨带着孩子去艺术类博物馆逛逛,从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开始~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带着孩子去博物馆,不但可以培养兴趣,更能加深家人之间的感情。今天小编向您推荐几家高校里的博物馆,培养孩子艺术修养从这开始吧!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北京大学我们再耳熟不过了,博雅塔、未名湖、图书馆那都是必去的景点。你们知道吗,在北大还有一个博物馆,是中国高校中的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它虽然很低调,但实力根本不允许,毕竟北大考古系的地位和实力摆着呢~

在北大校内的鸣鹤园中,有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门前建有晷盘与晷针,这里便是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所在。于1993 年5 月27 日正式开馆,是全国高校中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展厅建筑面积2000平面米,实测展厅使用面积1200平方米。由北京大学和美国友人阿瑟·姆·赛克勒博士和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合作建成。
博物馆现收藏有数万余件藏品。其中多为中国考古学各时期的典型标本,如周口店北京猿人石器,新石器时代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商代甲骨文,山西曲村西周古墓葬出土的铜器、玉器等,还有陶器、钱币、封泥和民俗文物等。这些藏品始于上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之后陆续汇集了北京大学博物馆和燕京大学史前博物馆的收藏,以及北京大学从田野考古工作地点获得的教学标本,国内各文物、考古机构和博物馆调拨、赠送的标本,还有海内外文物收藏家的捐赠。基本陈列“中国考古学教学标本陈列展”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辽金元明时期七个部分。
别看博物馆不大,但这里藏品确实“尖儿货”。
金牛山人头骨化石

1984年出土于中国辽宁省营口县,由北京大学考古系吕遵谔教授组织学生考古实习时发掘的。填补了北京人到现代人的空缺,是晚期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代表。经鉴定,这个金牛山人是一名20—22岁的年轻女性,对研究当时人的行走步态、脑容量、肺活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三色云”甲骨卜辞
因骨面上有“三色云”得名,是一块牛的肩胛骨,来自于公元前13世纪,长32厘米,宽21厘米,虽然周围有些破损,但是骨面完好,字的表面涂有朱砂,卜辞完整,字形宏伟,力度不凡,卜辞的内容是祭祀的前一天占卜,显示第二天要下雨,王说还要祭祀,结果当天就下雨了,第二天祭祀完以后天边出现了三色云,这块卜辞是研究当时天象、祭祀等是重要的力证。
白釉印花青花大瓶
乾隆时期,景德镇的制瓷业进入了一个创造性的发展阶段,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顶峰阶段。特大型器物的制做也是乾隆时期制瓷业的一项成就,此瓶高达102.4厘米,是古代少见的大器,而且造型规整,形态秀丽,十分稀有。明清时期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大量用于外销,从康熙朝开始较多地出现西方画风和西方图案画面的外销瓷。同时,西方的皇室、贵族也开始向景德镇专门定烧瓷器,这些瓷器上常有各种徽章图案。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乾隆时期,乾隆以后高档瓷的外销开始走向衰落。此瓶为乾隆时期带徽章图案的代表性器物。


还有书画系列、青铜系列,这些都是珍品,难得一见!这些文物艺术凝结了古人的智慧,见证了千年的历史。

最近去可以看“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展,展览时间到9月20日。看展览、欣赏文物,顺便在北大校园内走走,这是多惬意的事啊!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进场),除夕至初六闭馆。
地铁线路:
1.北京大学东门地铁站A口,由北京大学东北门进入。步行距离约1公里。
2.圆明园地铁站C口,由北京大学西门进入。步行距离约1公里。
公交:乘332、333内(北行)、333外(南行)、584、608、运通106、运通114、运通118、运通124、夜8(23:20-4:50)等公交车到北大西门站下车步行5分钟。
电话:010-6275166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在人们的印象中,清华大学以工科见长。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曾表示,艺术博物馆的开馆,不仅开启了精彩纷呈的展览,更是“清华人文艺术的新篇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凝聚着几代清华人的心愿,承载着清华人传承中华文化艺术使命的梦想。早在1926年,清华就创办了“考古陈列室”,1948年成立文物馆,1952年文物馆被裁撤,部分藏品外拨。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加盟清华大学,历代美院人的积累与期盼使清华博物馆的梦想更近了。2003年,艺术博物馆项目启动,由瑞士著名设计师博塔担纲艺术博物馆的建筑设计。2012年,在三位校友的支持下,博物馆动工,2013年1月,世纪金源集团慷慨捐资2亿元支持清华大学用于博物馆建设。2016年,艺术博物馆落成并于9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现有藏品一万三千余组件,品类包括书画、织绣、陶瓷、家具、青铜器及综合艺术品等六大类。藏品绝大多数来自美术学院自1956年以来历年的收藏,以及校友及社会贤达的捐赠。艺术博物馆充分展示馆藏精品,收纳最新原创成果,推进国内外馆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而共同延续人类文明历史的源流。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以“彰显人文、荟萃艺术,精品展藏、学术研究,内外交流、资讯传播,涵养新风、化育菁华”为建馆方针。除设有展览、典藏、研究、公共教育等主要职能机构外,将重点在展览策划,精品推介、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开展公共服务,打造教育平台方面,为传播历史人文艺术和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展
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

本次展出的230余件(套)阿富汗珍宝,按四个出土地点,即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古城遗址、蒂拉丘地和贝格拉姆古城遗址划分单元,分别展示了青铜时代、希腊化时期、月氏人入侵至贵霜王朝建立之前、贵霜王朝四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古代多文明互融交汇的见证。它们均出土于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前,战争期间因藏于喀布尔中央银行大楼下的秘密金库中而得以幸存,并于2003年重现天日。自2006年10月起,法国、意大利、荷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20多家博物馆先后巡回展出了这批珍宝。2017年3月起,它们开始在中国巡展,并于2019年4-6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以“器服物佩好无疆”为题展出。
时间:2019年4月18日 – 2019年6月23日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
常设展
清华藏珍·丝绣撷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织绣部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有织绣四千六百余组件,以明清及近代藏品居多,锦缎、纱罗、丝绒、刻丝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品种应有尽有。本次展览中织绣藏品绝大多数来自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旧藏,包含有明代刻丝凤穿牡丹团花,清代“无量寿尊佛”刻丝佛像、红纱地戳纱金玉满堂女氅衣、蓝地刻丝云龙立水长袍等名品杰作。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9号展厅
清华藏珍·翰墨流芳——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书画部分

中国书画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表现方法、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享誉世界美术之林。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及近现代书画收藏,包括自明代以来各个时期、各个流派名家的代表作品,能够清晰、系统地反映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脉络。本次展览从数千件藏品中精心挑选出90余组件,力图向观众呈现一部明代以来的中国书画艺术发展史。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0号展厅
清华藏珍·随方制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家具部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有家具一百四十余组件,以凳椅类、桌案类和柜架类为主,尚有少量橱柜类家具,时代自明至近现代。其中尤富盛名的是五十多件以黄花梨、紫檀等材质为主的明式家具,有七件收录于王世襄先生编著的《明式家具珍赏》。 本次展览的家具藏品绝大多数来自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旧藏,包含明代黄花梨四面齐琴桌、黄花梨矮翘头案、黄花梨圈椅等传世精品。虽篇幅有限,难窥全貌,但仍可看作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众多珍品的一个缩影。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1号展厅
清华藏珍·晚霞余晖——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瓷器部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有陶瓷两千七百余组件,时代自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其中以明清时期的藏品居多。陶瓷种类丰富,包括红陶、灰陶、彩陶、黑陶、原始瓷、青瓷、颜色釉瓷和彩绘瓷等,工艺技法全面、表现题材丰富、历史延续完整,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成就。 本次展览的瓷器藏品绝大多数来自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旧藏,以清康、雍、乾三朝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器为主,如清康熙胭脂水压手杯、清雍正釉里红龙纹油锤瓶、清乾隆青花竹石玉壶春瓶等名瓷精粹。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3号展厅
带着孩子来,不仅可以看展览,还可以去清华大学逛一逛~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除夕至初十闭馆。
购票须知
1.博物馆门票分为普通门票、特展门票两种。购买特展门票免普通门票。
2.购买普通门票可参观常设展览、普通临展;购买特展门票可参观特别展览、常设展览和普通临展。
3.购票实行实名制原则,每个证件每个入馆日限购一张门票。
4.普通观众需凭身份证、护照、港澳通行证、台胞证进行购票; 校内教职工需凭本人教工校园卡购票、校内学生凭学生IC卡购票。
5.门票当日一次有效。所有票券一经售出恕不退票,敬请谅解。
门票价格
普通门票:20元/人
特展门票:60元/人
地铁路线
1.13号线: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出站
2.15号线:清华东路西口,C(西南)出口出站
公交线路
1.五道口站:508、307、331、375、429、549、562、630、86、运通126
2.清华东路西口:333、355、438、466、594、913、运通110、快速直达专线82
电话:010-627810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校外游客参观请走清华大学东三门)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建筑呈微微扭转的三维曲面体,虚实参半,天然岩板的幕墙,配以最现代性的类雕塑建筑,展现中央美术学院内敛低调的特质,与校园内吴良镛先生设计的深灰色彩院落式布局的建筑物既融合又协调。
美术馆占地3546平方米,建筑面积14777平方米,地上四层,地下二层,局部地下一层。展览、陈列面积共5180平方米,其中二层为固定陈列展,展示古代书画和美院资深教授的赠画藏品,以及当今美院在籍教授的作品;企划展厅设置在三层及四层, 皆为天光围幕的敞开式的现代化展厅。三层超过10米高的活动展厅可为当代艺术展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美术馆藏品库房位于地下二层,1120平方米,采用国际最新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管理,在软硬件方面均可达到国际水准。报告厅可容纳380人更是为学术研讨、专题讲座及新闻发布会等提供了便利的场所。
近期“达·芬奇的艺术:不可能的相遇”开展。这场展览,你可以近距离的欣赏到达·芬奇的作品!展览通过国际领先的收藏级数码还原技术,对17件达·芬奇作品进行了1:1的复制!画面的质感、色调、色温都被高度还原,非常的逼近原作。你可以看到一整面墙那么大的《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是一名画家、建筑师、工程师、科学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等同于天才的含义,他对知识的渴望使得他在几乎所有的知识领域中都有所作为。达·芬奇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油画作品,但“Opera Omnia”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广大公众集中观看达·芬奇17件分别收藏于卢浮宫、乌菲奇美术馆等世界级博物馆级的代表作品。可以说本次展览是与达·芬奇的一次“不可能的相遇”。
时间:2019年4月16日—2019年5月23日
票价:15元(成人票),如遇特展需另购票
地铁线路
1.到望京地铁站(15号线)乘坐运通104到花家地北里西站下车,由此约步行5分钟到达。
2.到阜通地铁站(14号线)乘坐471至花家地南街站下车,由此步行约1分钟到达。
3.到望京西城铁站(13号线) 乘坐445至花家地西里站、或乘坐471至阜通西大街西口站下车,由此约步行5分钟到达。
4.到太阳宫地铁站(10号线) 乘坐132到花家地南街站下车,由此步行约1分钟到达。或乘坐467至阜通西大街西口下车,由此约步行5分钟到达。
电话:86-10-6477157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