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剧场上演足尖盛宴

  • 2017-12-04 09:53:45
  • 北京晚报

1号晚,第三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的重头演出《来自俄罗斯的爱》在天桥剧场上演。这场由莫斯科大剧院首席、俄罗斯人民艺术家、俄罗斯功勋艺术家斯韦特兰娜·扎哈洛娃领衔,荟萃了众多俄罗斯芭蕾巨星的俄罗斯明星芭蕾团,让整个剧场都沸腾了。整个演出中,掌声、惊呼声无数次响起,最终谢幕时剧场上空喷薄出如同焰火一样的彩条和无数的彩色气球,现场气氛如同盛大的节日。

□现场

俄罗斯顶级芭蕾巨星“飙舞”

这场演出是名副其实的名家云集、经典荟萃,齐聚了在世界芭蕾舞坛首屈一指的众多明星,包括莫斯科大剧院首席斯韦特兰娜·扎哈洛娃、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首席伊万·瓦西里耶夫、莫斯科大剧院首席丹尼斯·罗德金、阿纳斯塔西娅·斯塔什克维奇、马林斯基剧院首席奥克萨纳·斯克瑞克、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首席列昂尼德·萨拉方诺夫等众多俄罗斯著名院团的芭蕾明星、首席演员。他们典雅深情的曼妙舞姿、高超精湛的芭蕾技巧和扣人心弦的经典表演,让所有观众领略了国际顶尖芭蕾领域翘楚的魅力。

在《魔符》双人舞中,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芭蕾舞团首席伊万·瓦西里耶夫一出场便赢得了观众的喝彩。前不久,他刚刚与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的艺术家们一起,在天桥剧场演绎了炽热激昂的《巴黎的火焰》,此次与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首席独舞玛利亚·维诺格拉多娃合作,伊万·瓦西里耶夫则尽显细腻的力量。一个个完美的托举、一次次华美的旋转,令观众大饱眼福。

当超级明星斯韦特兰娜·扎哈洛娃出现在观众视野时,现场爆发出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她优雅而灵动地跳跃,华美的芭蕾裙摆随动情的乐声在观众的心头飞旋。无论是浪漫优美的《海盗》双人舞,还是令人灵魂震撼的独舞《天鹅之死》,都让所有观众屏息观看,如痴如醉。

演出在中俄两国艺术家联袂呈现的《堂·吉诃德》三幕选段中达到高潮。来自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优秀的舞者们,与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芭蕾舞团首席伊万·瓦西里耶夫、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一级独舞奥列西娅·诺维科娃,在经典的旋律中配合默契,温暖的画面令观众倍感亲切。中俄两国艺术家的协作不仅为大家呈现了华美动人的经典作品,更体现着两国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完美融合。

莫斯科大剧院著名指挥家帕维尔·克里尼切夫,曾担任诸多西欧和俄罗斯著名歌剧、芭蕾表演的音乐指挥。这次,他与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合作,为观众现场演绎了经典芭蕾舞剧中唯美深情的音乐,他细腻而深刻地诠释着芭蕾音乐的典雅与优美,动人的音乐伴随舞者完美的演绎,缓缓流淌在观众心间。

□专访

扎哈洛娃  永远都要不断完善自己

莫斯科大剧院首席、俄罗斯人民艺术家、俄罗斯功勋艺术家斯韦特兰娜·扎哈洛娃,有着绝佳的身材,漂亮的高脚背,出众的柔韧性和身体技术能力,再配上甜美的相貌,被称作不可复制的“芭蕾的礼物”。

17岁,扎哈洛娃就进入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次年即升任首席。1999年和2000年,她接连因《小夜曲》和《睡美人》摘得俄罗斯戏剧界最高荣誉——金面具奖。2001年,22岁的扎哈洛娃首登巴黎歌剧院连演三场《舞姬》,成为13年来第一位在法国制作的芭蕾舞剧中演出的俄罗斯芭蕾舞演员,从此她的国际演出邀约纷至,她也成为世界芭蕾舞坛最耀眼的超级明星。2007年12月2日,她当选为俄罗斯众议院的议员,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当选议员的芭蕾女明星。

正式演出前,一袭黑色套装的“美神”扎哈洛娃出现在天桥剧场贵宾厅,生活中的扎哈洛娃和舞台上一样高贵优雅,美丽迷人;但和一些高傲冷艳的芭蕾明星不同,她随和平易,娓娓而谈,尤其谈到自己的女儿时,情不自禁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一次扎哈洛娃来北京演出,特意选择了《海盗》双人舞和《天鹅之死》两部极为经典的芭蕾剧目,她觉得中国观众会喜欢这样的经典作品,“作为一个好的演员,要多关注观众的兴趣。”

这次来北京演出,是扎哈洛娃第四次来到中国,她说自己第一次来中国时还是游客身份,去过天安门等名胜古迹。这一次,除了演出任务以外,她想和同伴一起去爬爬长城。虽然北京的气温日降,但在她看来并不算冷,“这时的俄罗斯,已经下雪了呢。”

虽然扎哈洛娃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当选议员的芭蕾女明星,但以艺术为生命的她说:“我不会因为政治而影响艺术表演。”扎哈洛娃同时还是一位好母亲,女儿年幼时,她出国巡回演出,经常会将女儿带在身边。如今,女儿已经上学,无法总是跟着她到处演出,但她一说起女儿,母爱之情溢于言表。她说女儿也非常喜欢艺术,目前正在学习艺术体操等课程,今后也会学习芭蕾。

38岁的她如今依旧活跃在芭蕾舞坛,无论是古典芭蕾,还是现代芭蕾,她都奉献着最具光彩的舞台演绎。她说她很喜欢古典芭蕾,讲究精致、规范,难度也高,这次来北京演出的也是两部经典的古典芭蕾名作;但现代作品自由度更高,给舞者的发挥空间更大,可以延长舞者的舞台生命。当记者问到她如何总是保持“美神”的状态,她回答说:“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生活中,永远都要不断完善自己。在角色上常演常新的关键,是来自于生活经验阅历的补给。”本报记者 王润 

主办方供图

  • 编辑:李蕾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