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事京剧艺术创作的人通常都非常有自己的追求和想法,即便要长时间耐着寂寞和清贫,但仍然有许多人一辈子都干这个。不为别的,就是想为京剧踏踏实实做点事,为观众认认真真演好戏,这种精神就应当值得尊重。”北京京剧院著名京剧演员李宏图说。
五年打造品牌演出
11月26日,北京京剧院“每周一星”送大戏下基层廊坊新闻发布会在壹佰剧院举行,出席发布会的不仅有京廊两地的领导、媒体及文化名人,还有约600名戏迷观众。除了发布“每周一星”走进廊坊的好消息外,发布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借各方齐聚一堂的机会,共同为“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出谋划策。
“每周一星”送大戏下基层品牌项目,是北京京剧院贯彻落实“文化下乡”、“文化惠民”精神号召的重要实践活动。从2012年开展至今,北京京剧院“每周一星”逐步形成“时间上跨越全年、地域上覆盖全市”的规模。五年多时间里,北京京剧院“每周一星”把300余场精彩演出和数十场专业京剧培训,送到京郊百姓家门口。
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曾表示,“每周一星”就是把优质的演出资源同百姓需求相结合,让专业演员带着精品大戏深入基层,把国粹京剧送到老百姓身边,这是北京京剧院坚持“送大戏下基层”的初衷。
据了解,在“每周一星”项目的运作中,所有参与演出的艺术家均是自愿加入,五年多时间共有百余位艺术家深入基层为百姓服务。这些艺术家们不仅奉献了经典大戏的精彩演出,更在大兴、通州等区举办了面向专业京剧票友的培训活动。一批热爱京剧、渴望了解京剧、学习京剧的戏迷票友们通过“每周一星”项目,得到专业演员的亲授和指导。
京津冀文化交流“动”起来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兼领衔主演、著名叶派小生李宏图认为: “每周一星”能够从北京走进廊坊,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那么,如何在东风下走好这步棋,要靠三地人的共同努力。
北京京剧院市场开发部主任朱甲认为,要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必须保证文化交流的前行。这一点得到了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梁雪梅的认同,“文化交流就是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京津冀文化交流联盟就是很好的形式。通过交流合作,一方面可以把京津的好戏带到周边,另一方面,也要把周边的好戏带到北京。一‘进’一‘出’,将优秀的文化传播下去,由此也能推动京剧艺术的继承和发扬。”
廊坊市壹佰剧院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颖与京报传媒总经理曹芳都认为,除区域合作外,加强院团、企业和政府间的合作也很重要。朱甲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北京京剧院正在和壹佰剧院策划2018年“每周一星”每月来廊坊演一出戏,同时还会像在北京演出时一样做很多衍生的活动,届时观众不仅能看戏,还可以参观北京京剧院,学身段、学化装,突破单纯的搭台演出的合作。
要演老百姓看得起的演出
“每周一星”来到廊坊的消息发出后,廊坊的戏迷别提多高兴了。这不仅是因为北京京剧院名气大、演出质量高,更是因为超低的票价。在北京数百元一场的京剧,因为文化惠民政策的支持,在廊坊最低只需要50元,最好的座位也只需要280元,一般百姓完全承受得起。
壹佰剧院张颖董事长提出,壹佰虽然是民营剧院,但是把更多精品演出推送给大家是责无旁贷的事,“剧院自今年试运营以来,承接了很多优秀的演出、活动,为廊坊市民引进了很多难得一见的精品演出,今后也会不断把好的戏曲推送给市民,也期待惠民政策的出台,降低市民欣赏演出的门槛。”
李宏图提到北京京剧院的发展时,也提出相同看法,“在市场开拓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剧院盈利和文化普及的矛盾,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牵线搭桥。”梁雪梅表示:“惠民补贴就要补到百姓的心坎上,要让百姓真正能够享受到实惠,目前政府正在制定相关的政策。”
发布会当天,壹佰剧院连续上演了两场京剧,在单日演出场次上创了纪录。当天的演出座无虚席,剧场内叫好声掌声不断。演出结束后,市民蔡先生说:“很久没有在剧场看过戏了,今天特别激动!两场演出全看了,演出都非常精彩,看得特别过瘾,要感谢北京京剧院、壹佰剧院带来这么好的演出,希望以后经常有这样的演出!”
文/牛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