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西贝柳斯是民族主义作曲家之一,他用《芬兰颂》热切而冷峻的音乐,传递出祖国芬兰的心声。1899年芬兰还被沙俄统治着,向往自由和民主的芬兰人民不满统治者的压迫,用各种方法抗议沙俄的独裁,《芬兰颂》就是为民族发声。这部作品既有对北欧风光的抒情,又有紧张的戏剧冲突,最后以充满信心的辉煌尾声结束。西贝柳斯的音诗素享盛誉,另一部极具美感的交响诗《图奥内拉的天鹅》则是孕在蚌中的珠,每一层光芒都来自疼痛的磨砺。
关于《图奥内拉的天鹅》,西贝柳斯曾有这样的描述:图奥内拉这一死神的王国,芬兰神话中的地狱,周围被宽阔的黑水河环绕,水流湍急。天鹅在这条河上庄严威武地浮游着、歌唱着。乐曲首先由英国管奏出天鹅的叹息,哀婉悠长。与之应答的大、小提琴从河床中泛起,忧伤而沉郁。英国管与大提琴秋水落雁两相照之际,弦乐绵密地跟了进来。乐曲的质感犹如一幅水墨画,神秘而严峻。图奥内拉的天鹅如盛开在忘川河边的彼岸花,是死亡边缘残酷的美。
我们听古典音乐太爱追求享乐,不喜欢受苦受难的成分。因而,《图奥内拉的天鹅》的名气远不如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和圣-桑的《天鹅》。
在柴科夫斯基笔下,天鹅是奥杰塔公主的化身,她与王子相遇后,倾诉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告诉他只有坚贞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咒。王子发誓永远爱她,最后两人跳入湖水泛滥的狂涛。湖水退潮,魔咒破灭,爱情战胜了邪恶,天鹅湖成为爱的见证。
圣-桑的《天鹅》是《动物狂欢节》套曲中之一首,属古典音乐入门曲目。钢琴左手弹出的琶音如粼粼波光,右手吟唱的旋律,是神态优雅的白天鹅在水里凫游、歌唱、嬉戏、蹁跹……随着音乐桨片的划动,人久久沉浸在一种柔婉的荡漾里。估计作曲家自己也没料到,这首简短的乐曲会成为他的代表作。法国诗人普吕多姆听了《天鹅》后就大为感动,写下同名诗:湖水深邃平静如一面明镜/天鹅双蹼划浪,无声地滑行/它两侧的绒毛啊,像阳春四月/阳光下将融未融的白雪/巨大乳白的翅膀在微风里颤/带着它漂游如一艘缓航的船……
音乐是一种救赎。圣-桑命运多舛,两个孩子相继夭折后,妻子又离他而去,此后,作曲家就像只落单的天鹅,在人世间踽踽独行了四十年。但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却能泼溅纯美的浪花,陪伴我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