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焦虑的年代” 我们告别手机两小时

  • 2018-10-18 08:50:59
  • 北京青年报

“我与伯恩斯坦合奏了15年。我们曾在纽约合作演出《焦虑的年代》7场。那时伯恩斯坦跟我说,希望能在100岁时再次合作这部作品。今年正好是伯恩斯坦100岁纪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选择了这部作品。”著名钢琴家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10月16日晚演出前在保利剧院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第21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邀请著名指挥家埃萨-佩卡·萨洛宁携手钢琴家齐默尔曼执棒英国爱乐乐团当日举办向伯恩斯坦致敬音乐会。音乐会前组委会发出倡议请观众手机关机两小时。演出当晚,不仅观众席极其安静,艺术家们也奉献出极为完美的演出。齐默尔曼和乐团、萨洛宁合作的《焦虑的年代》更是“零差错”,把伯恩斯坦的这首作品意境完美地演绎出来。

当晚的演出从萨洛宁与乐队演绎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开始,演出前萨洛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北京国际音乐节,但这一次带着我自己的乐团,感到由衷的高兴。”萨洛宁是英国爱乐乐团的艺术总监,训练出的乐团完全体现萨氏音乐的诠释,整体音色和谐完美,演绎激情四射。《鹅妈妈组曲》虽是一部童话题材,乐团却在每一个音符都力求声音的完美,使整个作品特别精致,赢得了“碰头彩”。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上场了。他一头银发,身着黑色燕尾服,手持乐谱来到钢琴前。由于他演出前曾要求观众不能带手机,所以在组委会发出“关机两小时”倡议后,人们特别好奇第一次来北京的齐默尔曼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音乐。此时,齐默尔曼双手抱在胸前面向指挥坐在钢琴前,欢迎的掌声结束后观众席寂静无声。萨洛宁手臂微微抬起,木管、打击乐、竖琴依次奏出“楔子”的开始,然后,钢琴渐渐加入,乐队对作品的细腻演绎与钢琴演奏融为一体,时而娓娓道来,时而激情万丈,将作品中所描述的乐队的“镜子”作用与钢琴的自述人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复杂的爵士节奏和钢琴对英国现代派诗人奥登诗词的意境演绎吸引着观众的注意,音乐的整体布局堪称完美。齐默尔曼在接受采访时说:“这部独特的交响乐所展现的不是某一个人的焦虑,而是上世纪40年代整个社会的焦虑感,而这种焦虑感在现代依然存在。”

萨洛宁和英国爱乐乐团的音乐家们下半场演绎了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一部20世纪的芭蕾舞音乐被乐团演绎得画面感极强。在他们的演奏中,你可以感受到火鸟的各种经历,被捉、被放、施展魔法与魔王搏斗,音乐的效果为观众展现了多种色彩和层次,显现出萨洛宁对作品和乐队高超的把握技巧,准确而有激情,让观众听得惊心动魄。雷鸣般的掌声后,乐队奏响了一首中国旋律,“一条大河波浪宽”,这首《我的祖国》拉近了指挥家和乐团与观众的距离。随后一首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前奏曲,再一次展现了这个优秀乐团全能的演奏。

北京国际音乐节组委会“手机关机两小时”的倡议,从头至尾保证了观众全神贯注欣赏音乐的氛围。一位观众在演出结束后感叹称:“高水平的音乐会让我们想抓住每个音符,而舒适安静的观演环境是高品位艺术欣赏的保障,两小时关机的倡议特别值得提倡。”

文/本报记者  伦兵

  • 编辑:仲伟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