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年代剧的标配台灯为何被称为“银行台灯”?

  • 2020-02-12 11:31:52
  • 北京晚报

▌刘景文

在以民国为题材的历史影视剧中,经常会在政府要员的府邸或者军旅首长的行军帐篷等地方,看到一款特殊的台灯,它的灯罩是绿色的,形状像一个小型的倒置浴缸,而且它的出镜率丝毫不比影视明星差,几乎成为民国题材、抗战以及解放战争题材等年代剧的标配道具。这并不是制作人员的臆想,而是真实存在的,它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银行台灯。

银行台灯起源于英国,据说是英国王室使用的一种灯具。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后,有人就给灯具装上灯泡并配上了灯罩。决定意义的变革是在1909年,美国人哈里森·D·麦克法丁(Harrison D McFaddin)借鉴英王室灯具造型,设计了如今人们熟悉的台灯,同年这款台灯获得美国原创外观设计专利,麦克法丁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批量生产这种灯。

这款台灯的特征是绿宝石色的玻璃灯罩,形状像只倒置的浴缸,灯罩还可旋转调出不同的照射角度;铜质的台座稳重而坚实。因为其绿色的外观,它被称为“绿宝石台灯”(Emeralite Desk Lamp)。这种台灯一经问世就极受欢迎,其绿色灯罩映出的柔和光线,不易产生视觉疲劳。根据科学观测,长时间接触紫外光和红外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而经绿色灯罩滤过的光线散布室内,减少了紫外光和红外光,能较好地预防角膜炎和白内障的发生。

因为许多经常工作到深夜的银行家中意和使用这种台灯,所以它又被称作“银行家灯”(Green Bankers Lamp)。

第一款“银行家灯”的臂架是直立的,后来又设计出弧形的臂架。很难说哪种设计更完美,全凭使用者个人的喜好,不变的是沿袭了百年的墨绿色浴缸形灯罩。

民国时期,西方银行大量涌入中国,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又有银行业务,精明的商人看到了商机,把这款在欧美非常流行的“银行家灯”运到上海、南京、天津、重庆等地,“银行家灯”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带到中国(当时中国也把它称作“老板台灯”或“银行台灯”)。其优越的性能和典雅复古的造型,不仅受到民国银行职业经理人的喜爱,还赢得了政界军界要人的青睐,当年蒋介石、张学良办公桌摆放的,都是这种台灯。上世纪30年代,一些民国的政府机关以及出版家的办公桌,甚至学者的书房,也有它的倩影。

1945年以后,随着人民解放军进攻的步伐,缴获的“银行台灯”也进入了河北西柏坡,进入解放了的北平市长办公室以及上海、广州的军管会等地。

在国外,随着科技的进步,金融高管的办公桌配置了电脑,但依然有经典的“银行台灯”的身影。英国很多政要的办公桌摆放的,也是这种怀旧风格的台灯。

一百多年过去了,虽然如今的灯具市场花团锦簇,各式灯具争奇斗艳,但放眼望去,依然能找到“银行台灯”的身影,她洗尽铅华却风姿不减。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