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2日、23日晚,由唐康年、潘幸孩作曲,天津歌舞剧院演出的歌剧《雷雨》成功亮相加拿大温哥华小女皇剧场。这是津产歌剧首次走出国门,向世界观众展示天津歌剧、讲述中国故事。作为该剧主演,天津歌舞剧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张晏蓉以收放自如、爆发力十足的表演精彩塑造了繁漪的艺术形象,赢得观众的赞誉。演出结束后,记者在第一时间连线采访了张晏蓉。
《雷雨》原著是一部经典的“三一律”戏剧文本,在歌剧《雷雨》中,作曲家选取了戏剧矛盾尖锐而复杂的繁漪作为第一人物,通过她的视角揭示了一出封建家庭的人伦悲剧。张晏蓉说,塑造繁漪的难度和压力都很大,她特别为人物梳理出一条内心变化的脉络,她表示:“繁漪是一个被封建社会压抑着的有知识、有文化的女性。第一幕繁漪以独白为主,她在周家没有得到过爱,想把压抑已久的爱都给周萍,但还是被辜负了;第二幕,她看到周萍和四凤在一起时彻底崩溃了。”
由于观众们对《雷雨》及其中的人物早已非常熟悉,如何使自己饰演的人物得到认可,成了演员们最大的挑战。在表演层面,张晏蓉借鉴了包括天津人艺版话剧《雷雨》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作品。在演唱上,她反复练习打磨攻克其中难点,她说:“繁漪的唱段全部是高音,最高音达到‘HIGH降E’,部分还需要运用花腔。而且剧中多处都是咏叹调之后承接宣叙调,感情外放之后必须马上收回来。”繁漪的表演在高难度的咏叹调“锁不住的怒火”中达到最高潮,这段演唱在国内外演出时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多年来,天津歌舞剧院坚持以排演歌剧的方式出新剧、推新人,张晏蓉说,她正是其中的获益者,《雷雨》已是她主演的第五部歌剧。在她看来,歌剧是对声乐演员的最高考验,而中国歌剧尤其锻炼人,演员不但要做到演唱和对白字正腔圆,还要在表演上借鉴戏剧乃至传统戏曲,用一个眼神、动作、身段表达复杂的情绪。此次《雷雨》成功在加拿大演出,谢幕后观众们仍起立鼓掌经久不息,张晏蓉深感振奋,她告诉记者,回津后她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人物,她希望在剧院的带领下,将中国歌剧展现给越来越多的海内外观众。
本报记者 翟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