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爱每天都要给大家推荐好逛好玩的遛娃地,京城的大街小巷,任何好地方都逃不过小爱的火眼金睛。
这不,最近小爱又发现了一些小众地,人不多,非常适合遛娃。这些地方都是半户外式的,有的藏在公园里,有的自带庭院,有的能游园,有的可看展,有的还能带娃做手工。总之不管是户外溜达,还是屋里开心都可以。
其实它们存在了很久,只是隐藏太深太低调,就算从门前走过,也未必能被人们注意到,所以可能大多数妈妈都没去过呢! 这回一次性整理出来,推荐给大家,有兴趣的妈妈不妨带孩子去看看。
Temple东景缘
破败寺庙变文化场馆
遇见东景缘是一份意外之喜,到过不少美术馆,却不知道在故宫东北角,还有这么一座文化场馆。这里人很少,幽静、别致,集古寺、艺术馆于一体。
东景缘前身是始建于明代的“嵩祝三寺”,由智珠寺、法渊寺和嵩祝寺庙构成的大型寺院群,曾作为皇家御用的印经厂。
可惜民国后走向了破败,嵩祝寺被损毁,法渊寺遗迹也所剩无几,几乎就是一座被人遗忘的古刹别院。直到一位比利时商人的到来,对这里进行了修复,然后就变成了现在的东景缘,但也只剩下了智珠寺。
今天的东景缘,是以智珠寺为中心进行修复的仿古建筑,单从外形看,修复的痕迹不重,保留了历史建筑历经风雨的斑驳痕迹。木材上有裂纹和虫洞,彩绘图案已黯然失色,只有朱红色的墙面最艳丽。院中陈列着艺术装置和雕塑作品,夜幕降临后,院中的投影墙还会播放艺术相关的影像。
在古寺里,可以用一杯清茶消磨无尽的时光,看看展、歇歇脚、聊聊天,享受胡同深处独有的静谧,偶尔还能听到头顶飞过的鸽哨声。
地址:东城区嵩祝院23号
团城
中国最小的神秘“古城”
北海公园从小去到大,但从来没进过团城,小爱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只知道北海公园,却不知北海的团城,今天就来说说它,补上遗漏的这一课。
这个团城位于北海公园南门,是公园里的一个独立“小岛”,与琼华岛遥遥相对。如果说琼华岛是“蓬莱”,那么团城就是“瀛洲”。
至于它的来历,得从800年前的金代说起,当时在这里建了一座殿宇,现在我们看到的恬子松就是金代种植的。到了明朝时,又再其周围建了一圈砖墙,于是就成了团城。
城外的人逛了一遍又一遍北海公园,却不知城内的景象如何,没想到团城内藏着一个小园林。布局精巧的亭台楼阁,堆砌巧妙的假山怪石,虬曲苍劲的古树,真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别看团城是个不大的弹丸之地,可全世界能与之相比的围城也没几座。并且城里还有“四宝”,分别是白玉石雕释迦牟尼佛坐像、墨玉雕刻的渎山大玉海、千年古树“遮荫侯”和“白袍将军”以及团城地下的集雨排水系统。
最关键的是,团城其实是个特别完美的拍照打卡点,往北可以看到白塔,往南可以观“海”,往东还能眺望故宫角楼,甚至还能看见西山群山,这个视角真的很绝。
票价:1元
地址:西城区文津街北海公园
渡渡国际雕塑园
低调的自然系艺术区
要是哪天去蟹岛,可以顺道打卡渡渡国际雕塑园,它位于蟹岛园区的东北角,曾经那么热闹的一个地方,如今荒凉了不少,也从没注意过这里还有个雕塑主题的园区。
小土丘上布满了狼群雕塑,张牙舞爪地围攻一个猎人,每匹狼的表情都不同,架势十足,场面宏大,就跟真实的人与兽对抗场景似的,担心它们会在月圆之夜活过来。
往里走还有气派的猿人列阵雕塑,巨型猿人伫立在苍茫大地上,仰天长啸。无论散步的猪群,还是林中的渡渡鸟,各个栩栩如生,这些雕塑作品都与自然环境融合一体,引发人们保护自然生态。
与渡渡国际雕塑园配套的还有一座渡渡美术馆,“渡渡”这个可爱的名字,取自世界上最后灭绝在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希望从渡渡鸟的灭绝,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它是一座关注自然生态的非盈利美术馆,不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展示交流的空间,也是青少年美育学习的聚集地,曾为孩子们举办过儿童画作品展。
渡渡美术馆小众却不普通,获得过第17届意大利那不勒斯国际经典文化建筑奖,举办过国内外上百场大型展览。在北京最近的一场大展是渡渡美术馆创始人刘若望的《戏》,这场展的作品以传统戏曲脸谱为要素,用浓烈色彩和粗砺笔触呈现出的艺术盛宴。
南池子美术馆
令人惊艳的江南小庭院
大隐隐于市,胡同里藏了太多有意思的秘境,能有不少可挖掘的惊喜,比如曾经紫禁城边上最尊贵的地方南池子,就藏着一座精美的苏式园林“南池子美术馆”,小爱对它倾心已久。
看起来不出众的小门脸儿,背后却别有一番新天地,一座江南小庭院跃然入目。虽然面积不大,但浓缩了苏式园林的精华,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窗山石,再配上花草松竹,真是一步一景,从哪个方位看都好看。
你可以寻个暖暖的午后,来这里漫步或小憩,啥也不用干,只坐着赏赏庭院春色就很美妙了。
不知道小院的前身是什么,现在作为民办美术馆出现,时常举办艺术展览。不过来的人大多对展览没啥兴趣,全是看上了庭院美景,并且来来回回寻遍各个角度拍大片。
南池子美术馆会不定期开展,大家可以从官方公众号上了解展讯,一边寄情山水美景,一边沉浸书画佳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美术馆只在展期中开放,并且中午12点至13点半,是美术馆关门午休时间,定要过了这个时段来参观,以免吃了“闭门羹”。
票价:以当前展览价格为准
地址:东城区普渡寺西巷21号
文博交流馆(智化寺)
被拉回到500年前的明朝
又一处看造像、赏壁画的禅林净土——智化寺,建于500多年前的明朝,是目前北京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如今这座绝美古刹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现以博物馆的身份向公众开放。
它位于禄米仓胡同,与银河soho比邻而居,这一古一今的视觉差真叫绝,而寺院内的景象也能令人惊叹。
倘佯在殿宇院落中,或漫步或小憩,可以品味美轮美奂的古典建筑,可以欣赏色彩依旧的壁画,还可以聆听沧桑的古乐,追溯它百年间的兴衰隆替。
要说智化寺最美的部分,肯定是寺中的藻井,除了藏于别处的两个金丝楠木八角盘龙藻井外,唯一遗存下来的就是藏殿顶部的藻井,殿中供奉着北京仅有的明代转轮藏。
一直觉得佛教知识繁杂又难懂,担心小朋友只能走马观花。不用担心,智化寺有讲解员,会滔滔不绝地为大家进行一个小时的讲解,从大殿结构至历史八卦,保准听得明白又上头。
又到一年赏花季,避开人从众,来智化寺赏花也是好选择。一进院有两株丁香花,每年3月底左右,院中的丁香就会香飘满园,配上古典建筑的木窗门,好看极了。
二进院子里有两株枝条茂盛的古梨树,弯垂的梨花洁白无瑕,很容易抓到梨花和古建的完美构图。另外,院里还有娇艳的海棠花,一串串挂在枝头,格外赏心悦目。
票价:20元,每周三前200人免费参观,持北京工会“京卡”免费参观。智化寺因环境改善暂时闭馆,重新开馆时间以“智化寺”公众号发布消息为准。
地址: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
93号院非遗工坊
非遗文化手工小课堂
最后介绍的这个93号院非遗工坊,说它是迷你博物馆也行,说是孩子们的手工课堂也没错,总之是个休闲好玩又长知识的地方。
小小的胡同院子特别有烟火气,丝毫没有博物馆的高冷架子,墙根下的老式儿童小竹车,让你以为这是个居民小院。
不需要门票,免费参观,就是这么随意。窄窄的门面,看起来不起眼,进去后别有洞天,干干净净,栽种着花草,角角落落透着老北京的影子,就像是来邻居家串门的感觉,很多人都说回想起了小时候的生活。院里塞满了民俗小物和非遗有关的工艺品,毛猴、兔儿爷、绢人、折扇、拨浪鼓、风筝等等,都是精工细作,大人看了喜欢,小朋友也十分好奇。
当然,想拥有这里的好东西直接拿钱买就俗气了,亮出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师傅的指导下制作一款专属于自己的工艺作品才最珍贵。比如,用白玉兰的种子和知了猴的壳做一个自己原创的毛猴作品,或画一只可爱的兔儿爷。
票价:参观免费
地址:西城区虎坊桥铁树斜街93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