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河北北部的围场县,是内蒙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错区域,距北京384Km,距承德153Km,总面积10.27万公顷,区内小滦河、伊玛图河、伊逊河均为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保护区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是昔日清代皇家猎苑的核心区域,她犹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塞外群山之中。
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有胡桃楸、刺五加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千姿百态、形色各异的各种观赏植物遍布全区。有金雕、豹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细鳞鲑、大天鹅、鸳鸯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9种。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这里独特而迷人的自然景观,也造就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使这里成为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观光胜地,更是摄影的理想之所。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恢复,加强了京北地区的生态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传播了木兰秋狝文化。这里气候凉爽,绿荫成片成为旅游者消夏避暑的一片乐土。
保护区内的森林是这一地区生态系统的主体,同时也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根本。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地貌构成复杂,生态环境类型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类型较多,生物多样性丰富,蕴藏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基因库资源。保护区完好的植被自然状态及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构成的生物多样性,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未来的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153科,509属,计1691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有12种,隶属于10科10属,有陆生野生动物150种或亚种,隶属于4纲,21目,51科,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36种,此外这里昆虫资源也相当丰富。其中,植物96科382属693种,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有7科10属21种,有陆生野生动物235种,隶属4纲24目67科145属,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动物40种;常见的动物种类有白冠长尾雉、白鹤、斑羚、苍鹰、草鸮、草原雕、长耳鸮、雕鸮、黑鹳、红角鸮、红隼、灰鹤、猞猁、秃鹫、兔狲、燕隼等。
五道沟
五道沟风景区地处围场县西北部,木兰林管局所辖林区内,总面积48.3平方公里。这里是清朝“木兰围场”七十二围之一(哈朗圭围)旧址(哈朗圭为蒙语,汉意为发黑之地)所在地,是目前自然风貌保存最为完好的“围场”,主要包括五道沟、龙潭沟和连阴寨三大景区。
五道沟风景区物种丰富,有植物96科382属693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21种;有陆生脊椎动物67科145属235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201种。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复杂的地貌特征,造就了五道沟风景区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五道沟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山、石、水、林、草等自然景观征服着每位来访者,来这里参观的游人无不感慨地说:这里简直就是“塞外九寨沟”、“中国秋季最美的地方”。
五道沟风景区从2002年开始建设以来,至今共投入资金880万元。道路、水电、通讯、接待服务中心、快餐点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已经完成,景区景点建设也正在按照总体规划有序进行。目前,主要建成的景点有:仿古榆树式山门、植物园、康熙乾隆狩猎塑像、跑马场、百花园、望火楼、湿地景观观赏园、三仙洞、龙潭瀑布等。
古崖口漂流
古崖口漂流坐落在风景秀美、独特喜人的承德市围场县庙宫水库(距承德90公里、赤峰160公里、隆化35公里、围场40公里),上游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庙宫水库,下游是具有神秘气息的玄武龟山和猞猁峰,两岸百草茂盛花果飘香,上下水位落差48米,水宽10-40米,有激流、有缓坡、有井水、有深潭。6.8公里可漂两个小时左右,适于游人嬉戏。
古崖口漂流从庙宫水库坝下登船,顺流搏击而下,两岸景观有:幽静谷、卧龙谷、落剑锋、荷花池、龙门稍、古崖口水战场、左龙珠、深龙潭、右龙珠险滩、皇帝行宫、猞猁佛庙、芦苇坡、花果山、神仙洞、神仙谷、鹰愁涧、乾隆御碑《入古崖口有作》、嘉庆御碑《木兰记碑》、猞猁峰、玄武龟山等。
这里食宿方便,人们热情,有宾馆饭店,每年游人10余万人次,夏季凉爽宜人可人,常常使游人流连忘返。游客集中于每年的6月中旬至9月中旬漂流。古崖口漂流既能让您在忽转忽旋、疾驰而下中挑战极限,提升勇气;又能在激流扑面、浪遏飞舟中享受刺激、体会热情;还能在潺潺流水、轻舟荡漾中享受山水自然的无限悠闲。
围场兴华寺
围场兴华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兴华寺位于围场县城北20公里处的棋盘山镇境内,在镇内有一片古建筑群,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兴华寺”。兴华寺也称“超仙院”,民间俗称“大阁”。
兴华寺始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原有殿宇六层,殿内中间塑有四大天王泥像,两侧配大马各一匹。第二层是“娘娘殿”,殿中间塑有娘娘像,两侧为“山神”、“土地”像。第三层为“老爷殿”,殿内塑有关羽、岳飞、刘备、张飞、赵云、关平等像。第四层为“大阁”,遍体木质结构,呈八角形,密檐式(楼阁式),内分六层,分别塑有南海观音、玉帝、托塔天王、太白金星、乌鸡0、孔子座像、千手千眼佛。“文革”期间,原第五层“内阁”被拆毁。各殿堂的塑像同时遭到毁坏。现在这所寺院建筑前三层殿、后殿及西配殿、东西石亭的遗址尚存。
兴华寺是围场县仅存的一处清代寺院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年,一年一度的“兴华寺”庙会热闹非凡,方圆几十里乃至数百里的商客,香客都来参加庙会,也是商贾云集的地方。
近年来,围场县在做好兴华寺保护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对原来的建筑风格进行了部分修复,至今香火不断。此地,无疑是旅游者观光驻足的好去处。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镇境内
乘车线路:围场县乘开往棋盘山镇的班车,到棋盘山镇后步行或乘小巴东行至大阁即到。
自驾线路:承德过隆化上省道S254至围场县,上国道G111至龙头山右行至省道S254(四御线),到棋盘山镇东行至大阁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