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旅游景区

  • 2021-07-24 22:55:27
  • 北京旅游网综合

武安寿宁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寿宁寺,位于河北省武安市,坐落于白鹿寺村北中岩山下; 背靠中岩山,庙前一条清水河,山清水秀,风光如画。此庙修建不大,可以说是小寺一个,占地一亩多,布局和今寺略有不同。正殿三楹,明柱长廊,东殿四间左右,南殿三间略小,西殿为长房。

寿宁寺坐落在白鹿寺村北中岩山下,据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残碑记载:寿宁寺“南对黑羊山,北枕梅龟寨……”据传,寿宁寺鉴于唐末五代初。明正统七年重修,万历四十二年重修。1995年重修大殿,1997年、1998年均有重修。有文字可考者有二,一是庙内残碑,既有兴盛于后周、后梁。也就是唐朝之后五代时的后周、后梁。二是明嘉靖年间编撰的武安县志记载“寿宁寺在白鹿村,正统七年修”。如果第一项记载有据,庙建于唐问题不大,据观察那块残碑为元朝之前的老残碑。第二项可以证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重修寺庙,距明王朝建国指出1368年才70余年,可以证明寺庙不是明初所建。据上述记载,说寿宁寺建于唐朝时可能的。

寿宁寺建寺之初为何年月,主持高僧又是何人现已无从查考,不过庙址选择相当不错。它背靠中岩山,庙前一条清水河,可以说是山清水秀,风光如画。按当时情况看,寺修在半山腰,后依中岩山脉,南望清河山峦。不知何故,此庙修建的并不大,可以说是小寺一个,占地一亩多,布局和今寺略有不同。正殿三楹,明柱长廊,东殿(今东殿比原址靠后)四间左右,南殿三间略小,西殿为长房。正殿有大大佛如来,东殿供关羽,南殿供阎王,西殿为僧舍。在南殿东与东殿南侧有大门,门外沿南殿后墙往西,在西大殿南头为山门(即今日大门外),殿南侧位山崖。

武安天青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天青寺位于武安城区西南20公里磁山镇崔炉村内,是一座佛教建筑。该寺坐北面南,南北中轴线布局,建于明代天顺三年(1459年)。此寺规模较大,原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佛殿、水陆殿、阎王殿、钟鼓楼,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明清时期较为兴盛,民国后逐渐废弃。寺中大部分建筑于建国前被毁,后被学校、粮站、配电室等占用,仅存一大佛殿,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仅存的一座大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中间,坐北面南,砖、石、木结构,歇山琉璃剪边顶单檐建筑,面宽5间(长18.1米),进深4间(宽12.3米),占地面积315平方米,建筑高度11米。梁架结构为双层大额枋上施五架梁,前后檐部施五踩斗拱双下昂,墙内柱中柱外出垂柱,脊瓜柱叉手造。两山墙和后墙均为砖墙,前墙为隔扇,用柱全为石柱。该殿其“减柱移柱法”、“建筑物升起大叉于和要头后尾斜挑杆”等极具建筑工艺考古价值。

关于该寺的始建年代,据1940年版《武安县志》记载建于明代天顺三年。但经多次调查、勘察,认为要早于明代。如:减柱移柱造,建筑物的升起,叉手和耍头后尾斜挑枋等,均属明代前建筑形式,保留了元代以前的早期做法和工艺技术,因此认定其建筑年代最晚可到元代或元代以前。细部雕刻,斗拱昂咀,应属明代建筑或明代大修所致,清代也曾进行过重修。

2003年,该大殿进行落架重修,2004—2009年,恢复重修了天王殿、钟鼓楼、东西配殿等建筑。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镇崔炉村内

乘车线路:武安乘开往马家庄的班车经磁山中途在崔炉村下车可达。

武安云岩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云岩寺位于武安市西部的阳邑镇北西井村圣泉山上,山腰上正好凸出的一块平地——这平地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开凿,已无从考证。这块平地在一条巨川的尽头,站在寺边,仰视陡崖直立,俯瞰深渊万丈,各种草木乱伸枝桠;顺川观望,但见远近巨峰环川而抱。如果站在川下观望,寺院就像置在悬崖峭壁之间;如果有落霞映照,腾云轻飘,寺院就是漂浮在云中的空中楼阁了。名为云岩寺,真不虚名。

据说唐初,佛学东来,佛教鼎盛。一天深夜,五台山光宗寺的智尚法师正坐禅颂经,忽见东方灵光万丈,瑞云浮动,一位仙翁飘然而至,投下一条彩锦,上 书:“九龙聚首普陀岩,寻赴佛场见圣泉”。智尚法师得此点化,于是踏遍太行,历时一年三个月,终于在山腰丛林云雾之中觅得一眼圣泉,于是便决定在这里建立寺院。但毕竟山深路险,僻远隔世,建寺艰难。相传寺院原定建在山下北沟“寺沿沟”。当时建筑材料已经齐备,吉日已择,但等动工。等到吉日清晨,却发现所备物料全部移到圣泉山上,且各得其所,堆积井然。据说当日清晨全村牲畜皆冒热汗,有的牲畜背部破裂流血,使寺前一山坡上血迹斑斑,于是便有了“滴血坡”的传说。

山中圣泉后被扩建在龙王殿内,叫盘龙泉。现在,泉水从一个铸造的龙口中涓涓流出,有手指粗细,注入方形池中,方池容积0.73立方米。据说,池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旱来不减,涝来不溢,严寒不冻,酷暑不腐,水位永恒不变。千人聚寺,大兴泥土修建工程,从无缺水之忧。而且水质甘甜纯净,有益寿保健功效。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武安市阳邑镇北西井村圣泉山上

乘车线路:武安乘开往阳邑的班车(走S202线)中途在东井村下车西行至北西井村可达。

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

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位于武安市西南的磁山镇,该馆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展出出土文物1100多件,遗址保护大棚面积2800多平方米,再现了出土挖掘之初的磁山文化历史场景。馆体采用古今结合之建筑特点,大门为古建格局,展厅、保护棚及办公用房为砖、木、水泥混合结构仿古建筑,碑廊均为水泥仿木结构长廊,顶为双坡灰瓦卷棚顶。保护棚建筑为钢结构矿架。

博物馆由中部序厅和两侧主展厅组成,并配有声、光、电现代高科技手段,再现了八千年前磁山先民生活、生产情景,展厅两端为“磁山先民”渔猎、采集景观。展厅设有通壁贯通式展橱,其内依次陈列石器、陶器、骨器、农业、易文化、祭祀等内容。院内西侧建有55米×30米的大型展棚,包括房址、窖穴、灰坑及“组合物”等遗迹现象的模拟场景。

东大厅陈列骨器、箭头、鱼标、骨针、骨铲及贝壳,家鸡、猪头骨、狗头骨、弥猴头骨……农业及种植、养殖标本,粟、小叶朴、榛子。祖形器、蓍草器、圭盘。

西大厅陈列石器、陶器、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铲、石镰、石锤、石剑。陶器:鸟头形支架陶盂,陶罐、陶壶、陶碗、三足钵等。

  • 编辑:李慧玲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