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注意啦!注意啦!雷雨重返京城舞台,预计7月5日-7月7日多雷雨天气,外出雨具随身,及时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注意交通安全。

具体天气预报
5 日白天:阴天间多云,有雷阵雨;北转南风2、3级;平原地区最高气温30℃,山区最高气温28~30℃;最小相对湿度55%。
5 日夜间:阴有雷阵雨;南转北风2、3级;平原地区最低气温21℃,山区最低气温17~19℃。
6 日白天:雷阵雨转多云;北转南风2、3级;平原地区最高气温29℃,山区最高气温27~29℃。
6 日夜间:多云;南转北风1、2级;平原地区最低气温22℃,山区最低气温18~22℃。
7 日白天:多云转阴有雷阵雨;北转南风2、3 级;平原地区最高气温31℃。
7 日夜间:阴转多云;南转北风1、2级;平原地区最低气温23℃。


最近雨水较多,深圳、厦门等南方地区的市民发现大雨过后马路或草丛边就出现了大蜗牛!
有人觉得它很萌,喜欢逗它玩,更揪心的是,有人说要捡回家吃,对此小编只想说:千万别碰!
科普时间到:雨后出没的这种大蜗牛,叫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 Ferussac),又名褐云玛瑙螺、露螺、东风螺、菜螺、花螺和法国螺等,原产于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岛一带。
非洲大蜗牛有三大特点——
首先,就是“大”。体长约7-8cm,最大可达20cm。
其次,是“能吃”。非洲大蜗牛食性广,500 多种植物都难逃它的魔爪,被称为“田园杀手”。
最后,是“能生”。非洲大蜗牛的产卵量,个体之间差异较大, 平均约150-250粒。
有研究报道非洲大蜗牛一年可产卵4次,且每次产卵数量逐渐增加。同时,此螺的寿命大多为4 年,个别的还可能5年以上。这样一个“能吃能生”的“大个子”,已然成为世界性的检疫有害螺类。一只非洲大蜗牛身上,很可能有上100条寄生虫。
非洲大蜗牛有什么危害?
正如前面所说,非洲大蜗牛寄生或携带大量病原体,常见的就是以下几种。
1.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寄生于鼠类肺部血管,幼虫主要寄生于非洲大蜗牛和福寿螺等体内,人如果生食或半生食这些螺类,就可能被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图片数据来自文献《深圳南山区广州管圆线虫主要螺类宿主感染状况调查》
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可经口或皮肤侵入人体,因此生食或半生食螺类,是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关键因素。
另外,裸露的皮肤直接接触螺肉,也可引起感染。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潜伏期为2-20天,幼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会造成相应部位组织损伤,出现肠炎、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最严重是,如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则会造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炎和脑膜脑炎,轻者发热、剧烈头痛、恶心,重者甚至会引起昏迷和死亡。
2.寄生菌
非洲大蜗牛的体内有多种寄生菌,比如有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雷氏菌和芽孢杆菌等条件致病菌,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感染这些细菌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3.成为传染源
此外,已经死亡的非洲大蜗牛会招引大量绿蝇,而这些苍蝇又会携带并传播致病病原体。
非洲大蜗牛能否食用?
不能吃!不能吃!千万不能吃!
野生的非洲大蜗牛壳面为黄或深黄底色,带有焦褐色雾状花纹。身上有很多病菌和寄生虫,不能食用,即使煮熟,依然存在风险。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谢胜提醒市民,食用非洲大蜗牛可能会被传染寄生虫,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脑膜炎。
发现蜗牛怎么办呢?
首先,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去触摸、食用或者当宠物养,因为这种蜗牛爬行留下的黏液中也可能有病原体、寄生虫等。如果摸了,记得一定要洗手。就非洲大蜗牛而言,不直接接触或食用,一般不会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人与人之间亦不会传染。
其次,非洲大蜗牛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保持院子及阳台清洁,清理潮湿积水的角落,或直接用生石灰粉撒施,是治理非洲大蜗牛传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黎明、黄昏、夜间或雷雨后是蜗牛活动觅食的时机,可利用其习性,用食物诱杀。如果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可以告诉物业进行处理,专业杀灭病虫害的公司也可以处理。
如果在家里发现少数蜗牛:可以利用家中的食盐处理。蜗牛被撒食盐后,软体部分会融化成水而死。
最后,如果接触非洲大蜗牛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务人员接触史。
小编提醒大家:如果我们在路上看到非洲大蜗牛,千万不要摸,不要去踩,更不要捡回家吃!
此外,为了避免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也不要生吃其他螺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