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都是空调给的…能不出门就不想出门,连平时爱玩的户外活动,都顿时感觉不香了…不过咱北京博物馆美术馆可不少,一起来看展览呀!不热又不晒冷气十足,逛一圈不光涨知识,还顺便遛弯儿锻炼身体美滋滋~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近期的展览都是免费的哦!
01、重山和畅,中国国家博物馆
苗重安先生是新中国美术院校自己培养的具有扎实绘画功底的艺术家。本次展览展出百余件苗重安先生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试图在深入观照作品的基础上,探讨其和传统的关系,和时代的关系,和环境的关系,以及画家精神世界的关系。
展览设计也跳出了惯常绘画艺术展的思维模式,打破以绘画题材划分或艺术家个人成长经历的区隔模式,以苗重安先生的画作为个别案例,探索与前人对话的新方式新途径。以期这些充满现代性审美关怀的艺术作品能够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可资借鉴有益尝试,期待广大观众能够从画作中深切感受中国山川之美、艺术之美,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02、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分“帝王·皇族”“雅集·行乐”“名臣·名士·闺秀”“学者像传”四个单元,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50余件(套)展品,从不同方面展示明清肖像画的历史、文献与美学价值,由此梳理明清时期肖像画的嬗变与演进历程。
明清两代是肖像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独立时期。这一时期的肖像画,写实和写意兼具,宫廷与民间并行,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
美国学者高居翰在《中国绘画史》中提到:写真画之所以突然而出人意表地在17世纪当中跃升至严肃艺术的层次,有可能是肇始于两股动力的汇合:一方面是由于此一时代的关注所在,越来越注重个人;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由欧洲传入中国的艺术创作手法,比起中国以前的绘画传统,都更加重视画中形象的个别特质。
03、雕绘乾坤,中国国家博物馆
潮州木雕是中国著名的民间木雕体系之一,流行于粤东的潮州、潮安、饶平、普宁、汕头、澄海、潮阳、揭阳、揭西、惠来等旧潮州府属地区(今统称潮汕地区),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及龙眼木雕并誉为“中国四大木雕”,其历史源远流长,造型丰富优美,地域特色鲜明,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木雕多髹漆饰金,亦称“金漆木雕”,融雕刻、髹漆贴金、金漆画等多种技艺于一体,其独特之处尤在于出神入化的镂通雕技艺,作品玲珑剔透,既体现雕刻的立体性,又能塑造层层迭迭的多维度空间,像绘画一样表达情节丰富的故事,再加上民俗意蕴深厚的题材纹饰,无不体现着潮汕地区的传统生活脉络,散发出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
04、记住乡愁,中国国家博物馆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东抱大海,是孔子的故乡,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勤劳朴实的山东人民在利用自然、经营生活的过程中,用勤劳和智慧塑造了兼具黄河文化和滨海文化特点的民间艺术。
功能各异的农具和柳编、美观舒适的居住空间、花样繁多的饮食器具、凝聚巧思的织绣和印花布、精美考究的节俗用品、趣味盎然的儿童玩具,无不传递着山东人民对富足与美的追求。
本次展览分农事器用、康乐人家、衣裳锦绣、游艺乡风四个单元集中展示1500余件(套)山东民艺藏品,打破工艺类别,还原传统民艺使用方式与文化语境,全面系统反映山东地区传统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面貌及蕴于其中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趣。
05、此中真味,北京画院美术馆4层
齐白石的艺术饱含了中国人的哲思、智慧、幽默与寄情之味。他说“不似之似乃为真”,用一管老笔在黑与白、写实与写意、形貌与神髓之间自由穿梭,赋予物象来自生命的活泼与真实;
他刊“一襟幽事砌蛩能说”,将平生领悟与感慨倾注于画卷,或因物喻志,或为诗造景,妙在弦外之音;他题“剔开红焰救飞蛾”,折射出中国文人与自然万物相通达的精神气质:亲和世界,以及一花一木、一草一虫,在宏观与微观之间任意游走,体验世间的美好。
此次展览分别以“不似之似”、“象外之意”、“物我之际”为章节,由白石之作,一探中国人的形神观、意境观与宇宙观。
06、一幅画的诞生,北京画院美术馆1至3层厅
“一幅画的诞生——北京画院画家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共汇集了北京画院31位在职画家的艺术创作一百余件,涵盖中国画、油画、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
此次展览为北京画院举全体画家之力筹办,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北京画院画家群体的艺术创作面貌。
“零距离”观看艺术创作,解读“一幅画”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