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古都北京,已经建成的博物馆数不胜数。除了耳熟能详的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慢慢逛、细细品的地方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三家小众博物馆,它们的馆藏文物同样承载着中国千百年历史的灿烂文化,如若错过,甚是可惜。
1.国家典籍博物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是依托于国家图书馆宏富馆藏,以展示中国典籍、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的国家级博物馆,是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新拓展。国家典籍博物馆是集典籍收藏、展示、研究、保护、公共教育、文化传承、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中华典籍文物的收藏中心、典籍文化的展示中心、典籍文化的研究中心、世界典籍文化的交流中心、文化教育基地和公众文化休闲中心,未来可实现博物馆、图书馆服务的全面聚合,建设成为重要的青少年教育基地和传统文化传播基地。国家典籍博物馆于2012年7月,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正式挂牌成立,是国内首家典籍博物馆,也是世界同类博物馆中面积较大、藏品较丰富、代表性展品较多的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2.故宫钟表馆

我国的计时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以前一直以圭表、日晷、漏壶计时。明末清初欧洲机械钟表开始传入我国,逐渐取代了传统计时器。十八世纪,清代宫廷即大量使用机械钟表。这些钟表以英国产品居多,亦有法国、瑞士等其它西方国家的,还有我国自行制造的。西方国家的钟表主要由粤海关监督从洋商手中购置,贡入皇宫。清代广州、苏州等地制造的钟表精品,也被贡入内廷。清宫内设置的做钟处亦奉旨制造钟表以供宫中之用。这些钟表除有打时打刻的计时功能外,还利用机械联动原理,使上面装饰的人物、鸟兽、花卉等玩艺系统不断变化,表现各种动作。它们以准确的报时、精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优美的音乐、逗人的演技、吉祥的寓意而博得帝后们的喜爱,成为宫中珍贵的陈设装饰。在当时既是有实用价值的计时器,又是取悦于人的娱乐用具,同时也是技艺精湛的工艺品。清宫旧藏的钟表大部分留存至今,成为故宫博物院宫廷文物藏品中的重要门类。钟表馆遴选其中精品展出,从中可领略百余年前中外钟表的高超技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3.中国海关博物馆

中国海关博物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直属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号,东接古观象台、西依海关总署机关大楼、北邻东长安街、南近柳罐胡同,为古典园林式建筑。博物馆内设办公室、人事保卫部、藏品管理部、陈列展览部等部门,具有海关文物收藏保护、海关文化展示交流、海关历史研究、爱国主义暨海关职业素质教育等功能。中国海关博物馆现有藏品32,000余件,涵盖了从战国时期至当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海关重要文物。其中既有“关”字瓦当、粤海关十两银锭、1894年“中国灯塔图”、大龙邮票、总税务司赫德使用过的邮袋、李鸿章题写的“津海新关”木匾等海关历史文物,也有新中国首任海关总署署长任命书、见证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海关902”艇等当代海关文物,还有海关查获的11世纪观音立像、战国时期青铜剑、雪豹标本、东北虎皮等走私物品。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