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北京的地名和城楼也具有丰富的文化色彩,游走在北京城内,就是在体会着北京的历史风情,城楼是北京的积淀,让我们走近城楼,体会历史。北京城里有句俗话:“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说的就是北京城内外进出的城门。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内九”之一的阜成门。
地理位置
位于西城区中部,与朝阳门东西两方遥遥相对。
古时用途
因为京西门头沟、斋堂挖出的煤运往北京城内,阜成门是必经之地,故阜成门又称煤门。据说在阜成门瓮城的门洞内刻有一束梅花,就是因为“梅”、“煤”同音。老北京还有“阜成梅花报暖春”的俗话儿。

名寺古刹
妙应寺白塔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妙应寺白塔是元大都遗存下来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是北京最早的藏传佛教佛塔,也被认为是北京最古老的标志性建筑。是后世研究元代佛教及其建筑艺术的重要史迹,是汉、蒙、藏民族团结和中-尼两国友好往来的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

广济寺
广济寺位于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25号。它是中国佛教协会会址所在地,建筑保持明代格局,分三路,寺内珍藏许多珍贵文物,如明代三世佛及十八罗汉造像,康熙时建的汉白玉戒台,乾隆年间的青铜宝鼎等。
现如今的阜成门
走在阜成门内大街上(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阜成门立交桥)有人文、有历史、有科学,绝对算得上是北京闲暇时可徒步游览的街道。
1、元大都下水道遗存位于西四十字路口地下,修建于元代,是当时元大都的重要排水设施,也是当年元大都的重要建筑遗存;
2、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为庆祝慈禧太后60岁生日,清政府从西华门到颐和园的东宫门这15公里的路上修建了一系列的庆典建筑,其中就包括在西四路口的东北角和西北角的街楼,也叫做皇城警卫楼;
3、西四羊肉胡同的中国地质博物馆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地质学博物馆;
4、在西四南面有一条北京城资格最老的胡同之一,那就是砖塔胡同。早在元杂剧《张生煮海》里便有了这条胡同的名字;
5、历代帝王庙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最早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与太庙和孔庙合称明清北京三大名家庙宇;
6、阜成门内的宫门口二条的鲁迅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