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一声惊雷过后,北京人心里的春天醒了

  • 2020-03-05 10:07:35
  • 北京旅游网综合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日10时57分将迎来“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春雷轰隆隆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这是一个充满动感的节气。

在古人看来,惊蛰的标志性物候有三,一候,桃始华,蛰伏了一冬的桃花开始开花,并逐渐繁盛。

二候,仓庚鸣。黄鹂也感知到春天的气息,发出婉转悦耳的啼鸣。

三候,鹰化为鸠。斑鸠、燕子等鸟类现身林间,那咕咕的叫声似乎在催促着春耕呢,仲春时节开始了。

三候还对应着花信: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民谚说,“过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这个时节,气温和地温都逐渐升高,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田野间、大棚里处处一派繁忙景象。

惊蛰吃梨是北方的民间习俗。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惊蛰吃梨也有养生意义。惊蛰后气候回暖,人体容易外感咳嗽、口干舌燥。而梨性微寒且甘润,能润肺止咳。

在山西及苏北一带还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惊蛰时节可能会出现“倒春寒”,因此“春捂”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老年人,不要因为天气变暖而过度减衣。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春眠不觉晓,但偷懒不能要!这几天,宜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以适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

即使疫情使人不能踏春出游也没关系,只要唤醒心底对春色的向往,就会发现窗外的景色正慢慢苏醒。春天是锁不住的,就像人心底的希望一样,生生不息。冰冷的霜雪终将离去,只要人的心摆脱了寒冬的萧杀,轻快、活泼起来,春天就到了。

  • 编辑:方月月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