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时“无处不在”的宫廷戏台

  • 2020-03-02 15:14:46
  • 北京旅游网综合

清代戏曲活动的兴盛使得戏台的建设也丰富多样。宫廷中戏台形式也多种多样,建筑结构精巧,装饰奢华成为宫殿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台的搭建地也不仅限于宫中,皇帝的行宫中所建戏台甚至可以与宫中的媲美,戏台的建造在乾隆年间最鼎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清宫戏台的历史,重现曾经辉煌的文化气韵。

寿安宫戏台

寿安宫戏台,建于宫中西北隅。乾隆十六年(1751年),适逢弘历生母六旬寿典,临时搭台庆贺。10年后七旬寿典,正式建成三层戏台。自皇太后去世,戏台闲置,于嘉庆初年拆除。

西苑漪澜堂晴栏花韵戏台

西苑漪澜堂晴栏花韵戏台 ,苑囿戏台,位于西苑(今北海)漪澜堂东侧倚山傍湖之院落。卷棚歇山顶,以抄手游廊与对面看戏殿构成四方院落,看戏殿“晴栏花韵”匾额为乾隆御题。

重华宫漱芳斋戏台

重华宫漱芳斋戏台,重华宫曾为乾隆潜邸,即位后颇加修葺,增设戏台,顶层置升降绞车。新年在此宴赉廷臣,演戏赐茶。

宁寿宫景祺阁戏台

宁寿宫景祺阁戏台,室内小戏台。平面呈“凹形”,背景绘廊柱及婴戏图案,透视感极强。除上下场门外,台前正面也开两门,以作通道之用。慈禧居乐寿堂时,晚宴后常命太监在此演戏,有时甚至不必化妆。

颐和园德和园戏台

颐和园德和园戏台,苑囿戏台,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以热河清音阁和宫中畅音阁戏台为蓝本建造而成。慈禧每次驾临颐和园,常于次日演戏,逢寿庆则前后连演八、九日,称为“前三后五”。

  • 编辑:毋杨梅1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