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稻 京西稻米香 炊味人知晌

  • 2018-06-10 23:43:33
  • 北京晚报

北京地区古称幽州,2300年前就有种稻的了。老北京民谣说:“京西稻米香,炊味人知晌,平餐勿需菜,可口又清香”。其中提及的优良稻种——京西稻历史悠久,原产于玉泉山、万寿山地区,分布在玉泉山水系流域,米粒圆润,晶莹明亮,富有油性。

北京地区的水稻发展一直随着漕运的兴衰而变化。元代,南粮北运多依赖大运河漕运。郭守敬开通惠河,使海淀一带稻田大有发展。明清两代,不仅招募南方人开垦京西水田,据传康熙还引进南方稻种,亲自试种,选育了新品种“御稻米”,乾隆也引进南方稻种,育成“紫金箍”,于是形成诸如京西稻、玉堂稻、清水稻等优质品种。

京西稻因皇族培育而兴盛,19世纪时,英国的来访者拍下了颐和园佛香阁下的千顷稻田,这是古代中国水稻种植的巅峰期。史料记载,慈禧太后每次传膳都要128道菜肴,京西稻、南苑稻等则是她指定的白米饭。

在上世纪50年代,地下水资源丰富,海淀还有不少自然喷泉,曾是“广可舟矣”的水乡。好的水土养育出的京西稻,蒸出的米饭香甜细腻、松软可口、稍带黏性;熬出的粥则汤汁黏滑、香气四溢,粥的颜色微微发绿。早年这边的主妇做饭时,会将一点金贵的京西稻混合在小米中一起蒸,喷香,叫作“二米子饭”,熬出的粥,则顷刻间上面就会结一层米皮。

70年代后,曾还有十万亩京西稻田,京西稻由北京市粮食局统一上交粮库,以特供及团购方式,成为国家重要活动和北京各大宾馆饭店常用的大米。从2000年起,由于水资源匮乏,京密引水渠不再供应农田用水,海淀区种植结构大幅度调整,截至目前,仅存上庄镇的西马坊村、东马坊村、上庄村、常乐村还有1200余亩京西稻。

如今,为了进一步挖掘传承京西稻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村企北京大道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了,上庄镇西马坊村成为京西稻核心种植区。为了保护京西稻这一历史文化资源,2008年进行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水稻生产规程,实施全程质量控制。2009年6月,还申报了京西稻栽培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年底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审核,进一步提高了京西稻的知名度。2016至2017年,连续两年荣获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农产品金奖。

“目前海淀公园有一亩半京西稻,主要供游人观赏了解,是纯观光体验用的。上庄1200亩京西稻,则是真正可以让人们‘饱口福’的,新米每年12月下来,有5斤一袋的,一箱可以装4袋,也有10斤一箱的,还有4斤的礼盒,因为产量有限比较珍贵,价格基本在50元一斤,老百姓都可以来购买。其实我们专业冷藏的旧米和新米,质量口味都是一样的,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来买。”北京大道农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我。

到了现代,为了让京西稻标准化的变得品质更好,运用了很多科技手段,比如基质盘育苗技术,因为培育壮苗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现正在培育三叶一心的壮苗供秧田使用。如果成功,明年可大面积进行推广。比如今年拟进行机械插秧预试验,技术成熟后,明年开始陆续全面实现机插秧。再比如土壤改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确保持续给予秧苗养分,减少污染源,提高京西稻产量和品质;通过推广有机化栽培技术,在保持京西稻原有风味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品质。此外,京西稻还建立了质量追溯服务平台。    孟环文并图 J147

GO提示

可以去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西马坊村村委会的京西稻博物馆购买京西稻,网购平台目前还未开通。想参加其他相关京西稻的游览体验活动,可以关注公众号“京西稻推广号”的动态发布。

  • 编辑:李蕾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