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天津8月22日电 昨日,“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七里海。刚下车,采访团便来到了蔓延十里翠绿的“绿堤”,在浓密的芦荡中、广阔的水面上,几只白色的大鸟紧贴水面轻轻掠过。采访团的成员们纷纷拿出相机拍摄。
七里海位于天津市宁河区境内,是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辽阔,苇草茂盛,空气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京津绿肺”。
“以前七里海几乎就是放养,旺季的时候光是钓蟹的人都有一百多万,现在这里只允许考察队伍进入了。”七里海管委会顾问于增会指着那片静谧的水面介绍道,作为从小在七里海长大的人,看到家乡恢复到了以前的旖旎风光,76岁的于增会颇为感慨。
为了保护七里海生态,天津市出台了《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17-2025年)》,确定了湿地保护修复10大工程项目,全力推进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去年开始拆除了230处旅游设施,完成核心区6.8万亩土地流转。
今年清明节前后,34条通往七里海核心区的道路被封,捕鱼猎鸟、开垦乱伐的行为被杜绝了。“自从核心区被封之后,我再去七里海摄影都需要向管委会申请了。”鸟类摄影爱好者于伯军说道,“以前我在七里海摄影,只能偶尔看到天鹅、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现在经常能看到一大片,而且它们往往都能住一个多月。”今年四月,他听说中华攀雀第一次来这里筑巢,拿着摄像机就来了,在这里拍了一个月。
七里海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因为生态环境逐年变好,七里海的鸟类越来越多。“今年春天,七里海来了2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二级保护动物黑嘴天鹅600多只。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中华攀雀今年第一次在七里海筑巢安家。”于增会说道。保护区内现在栖息繁衍着235种鸟类,除了普通鸟类,白鹤、遗鸥、大鸨、灰鹤、白琵鹭等稀有珍禽也经常光顾于此。
据统计,鸟岛的面积在1000亩左右,上面的鸟至少有7万只。此外,保护区野生植物有153种,占天津滨海地区湿地植物的93%。有观赏性的、可入药的,可食用的,其中还有不少稀有濒危植物,如野大豆、野绿豆、中华补血草、倒地铃等等。
“去年我和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副馆长王凤琴一起去鸟岛上做调查,每隔两三米就有一个鸟窝,鸟岛上的小鸟满地乱跑。”于增会笑道。
(孙一凡 实习生郭懿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