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族约0.9万人,农耕为主,聚居在富源县的古敢水族乡和黄泥河镇。其族源可追溯到古代“百越”,由百越族群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来,古时曾自称“虽”,汉语音译为“水”,因此得名。水族有语言,通行汉文,曾自成以月象变化周期纪年的历法;《水书》因历史悠久誉为民间百科全书的活化石。民间笃信“万物有灵,灵魂永在”的原始宗教,每户人家门头均置有“吞口”面具,以驱邪消灾,求得平安吉祥。

水族寨依水而建,围农具成景,主要由云南富源县古敢水族乡代表性的板屋系“街面房”式的建筑,以及碓碾阵、龙潭、大龙树等景观组合而成,表现了水族文化的祖风与特色。
端节是水族过节范围最广、人数最多、历时最长的节日,被誉为水族最盛大的年节。2006年,“水族端节”、“水族卯节”,分别被列为国家级、贵州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