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造生生不息 创意比拼永不落幕

  • 2018-09-27 15:51:45
  • 北京日报

创新驱动发展,创意点亮生活。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既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又吸引着优质的现代文化,文化创新优势明显,文化创造活力迸发。为此,北京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力争在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引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方面有所作为,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贡献。

正是在新时代的号召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下,北京文创大赛这一文创领域的赛事品牌应运而生。自2016年第一届大赛举办至今,短短三年间,文创大赛便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北京到全国的跨越式发展。经过三届的培育和发展,本届大赛立足北京、服务津冀、面向全国,首次实现全国赛区跨省联动,在赛事服务、创业服务和媒体服务方面全面升级,在组织模式、孵化功能、聚合效应和品牌影响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提升。

四大亮点凸显文创丰硕成果

对于本届大赛,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大赛具备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首次实现全国联动。3180个项目分别来自京津冀、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西藏等24个赛区,在大江南北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蓬勃态势,掀起了创新发展的潮流,具有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全面服务创新创业。大赛首次设立赛事服务、创业服务、媒体服务三大平台,并与北京卫视大型综艺创投类节目《创意中国》同频共振,为参赛企业创新创业提供空间支持、金融创投、宣传推介等全方位、立体化服务。三是彰显产业发展前沿态势。参赛项目产业融合发展特点明显,既有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心动工场”“葫芦人文”“古象雄文化”,又有文化与科技、教育、旅游等多业态融合的“桔子树”“武当侠世界”“来画视频”,还有关注生活品质提升的“全民畅读”“暖山灯”“纸品家居”等,较好地实现了聚焦小微企业、整合各方资源、孵化优秀创意成果、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

此外,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专家委员会也是大赛的一大亮点。本届大赛动员了全国628位行业专家、投资人、企业代表,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对3000多个项目内容、商业模式进行了充分的评审,并把参赛项目的实践成果带进研究领域、学术领域、传播领域,为我国发展文创产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由大赛新闻中心组织各类媒体构成的融媒体矩阵,更将本届大赛的影响力扩大至全国,掀起一波波舆论热潮。中央及地方头部媒体均对大赛开展密集报道,新媒体成为本届大赛与群众的又一大对话窗口。据本届大赛新闻中心负责人、大业传媒集团传播中心主任刘琳介绍,截止目前,大赛累计发布新闻7165条,视频直播50场,共吸引200万人次在线观赛。由人民网、网易直播、花椒直播、映客直播等平台组成的“新时代直播矩阵”对全国总决赛及颁奖仪式进行实时传播,直播总观看量近900万人次,总点赞数破510万人次。

高峰对话聚焦创新创意

文创人的盛典,自然少不了思想的碰撞和观点的交融。9月22日,作为第十三届北京文博会的首场重要活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会同步举办。大会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创业服务中心承办,天津、河北、上海、广东、重庆等省市相关部门以及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协办。

本次大会以“新时代文化创新与城市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搭建专业化、权威化的对话交流平台,探讨文化创新与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业态、新模式,总结分享各地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工作先进经验,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叶蓁蓁、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夏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华夏银行文创产业中心主任肖钢等来自全国文创领域的产业专家学者、投资机构代表、创业服务企业、历届文创大赛优秀创业者代表聚集一堂,围绕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以及商业模式打造、文创内容的社交属性、金融助力文创发展等热点话题展开专业研讨和高峰对话。

互动展区将成“永久主场”

伴随赛事同时举办的,还有近千平米优秀文创项目主题展。而更令文创人欣喜的是,此次新投入使用的通州区九棵树文化产业园,将成为大赛创业服务中心的“永久主场”,未来这里将开展各类贴合不同需求的个性化创业服务。用大赛创业服务平台负责人、东方嘉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甄军的话说,这里就是创业者的家。

此次的文创主题展览汇集近三年来在文创大赛中涌现出来的亮点项目和文创产品,以记录大赛历程的“荣耀之路”、展现服务优势的“梦想之翼”、展示项目特色的“星光灿烂”三部分组成。展览采用新媒体互动技术,以图文结合展品方式,对历届优秀文创项目进行创意展现,充分彰显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整合优质文创资源,发掘优秀文创项目和人才,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

文创精英共赴发现之旅

时值中秋国庆双节,全国文创百强汇聚北京,展开了一场文创领域的“发现之旅”。大赛组织参赛选手,以及各省市文创产业相关代表参观考察了西店记忆、郎园文化创意产业园、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中心、751 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768创意产业园、中关村创业大街、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中心、新华1949文化创意园及北京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等知名产业园区、特色众创空间,深度探访北京文创产业的政策环境,了解了不同园区的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与重点驻区企业进行了座谈交流。来自不同参赛城市的政府领导、业界专家和参赛选手们,无不抓紧这难得的机会进行交流、分享和对接,大家都想为自己的文创项目和创业团队赢得发展先机。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市文促中心主任梅松表示,组织举办文创之旅,就是要着眼创业项目的服务实效,提升优质文创项目的落户率、孵化率。

赛事烽火点燃城市活力

伴随全国总决赛的落幕,本届大赛的赛事部分接近尾声,然而持续近半年的全国百场专业赛事,已将各地文创业界的热情全面调动起来。在9月22日晚举办的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上,15个赛区荣获本届大赛“最佳赛区奖”。更令人期待的是,大赛主办方与海口、拉萨、台湾、十堰、上海、天津、广州、沈阳、衢州等全国17个承办赛区,直接签订了2019年文创大赛的《联办协议》,标志着文创大家庭、大平台又增添了新的力量、汇聚了新的资源。虽然此前素未谋面,但此时此刻,大家因创意创新事业走到一起,一见如故,又将在文创大赛中交流、合作、共赢。梅松指出,文创大赛今年首次面向全国举办,各赛区积极参与,征集、挖掘到了一大批优质文创项目。未来,文创产业将以大赛为引擎和动力,联手更多城市,激发文创产业活力,整合创新创造要素,更加贴近百姓生活,为各参与城市带来更加实际的社会价值与效益。

  • 编辑:崔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