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新作聚焦中西文化碰撞

  • 2019-01-11 14:08:46
  • 今晚报

本报讯(记者高丽)正在举行的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冯骥才最新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与读者见面。这部近15万字的长篇小说是冯骥才继《义和拳》《神灯前传》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30年的沉淀,使这部作品呈现出穿越历史文化时空的厚重面貌,也书写了冯骥才对历史、对人性的透彻思考。

冯骥才的文学作品具有中国味道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人民性,这让他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2018年,他的《俗世奇人》(足本)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再一次获得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领域的最高奖项,这不是冯骥才第一次在小说界折桂,他的《雕花烟斗》《啊!》《神鞭》都曾获得鲁奖的前身——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而《俗世奇人》的总销量已超过三百万册。

《单筒望远镜》写作起源于冯骥才对上个世纪初中西文化碰撞的反思,也延续了他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思考。在那个时代,世界的联系是单向的,就像隔着单筒望远镜一般,彼此窥探,却又充满距离感。“正如男人眼中的女人,不是女人眼中的女人;女人眼中的男人,也不是男人眼中的男人。中国人眼中的西方人,不是西方人眼中的西方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也不是中国人眼中的中国人。”那个时候的世界缺乏沟通,中西方相互不理解。在最早的中西冲突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悲剧式的问题,有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主义,也有文化的冲突。《单筒望远镜》则将这些问题的思考写在了里面。

《单筒望远镜》是继《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之后的“怪世奇谈”四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酝酿时间最长的一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单筒望远镜》的写作计划已频繁出现在冯骥才的各种访谈中,但由于种种原因写作被搁置。经过了近30年的沉淀,《单筒望远镜》终于以更成熟的面貌浮出水面。

《单筒望远镜》延续了冯骥才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精湛品质,也尽显他描摹生活的扎实功底。小说以独特的津味,将斑驳的历史再次拉入人们的记忆中,还原一百多年前天津人的精神性格,在种种社会矛盾下,在小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心灵历程中,演绎着中西文化历史碰撞下的时代悲剧与命运悲剧。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