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1月24日讯(记者李汀)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时空跨度,成为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因此,做好长城保护对于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2006年,国家文物局就启动了《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并陆续完成了资源调查、长城认定、信息系统以及省级规划等各项工作。
经过十数年的努力与探索,终于在1月22日,由国家文物局主持编制的《长城保护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得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
《规划》的颁布,为建立长城保护传承利用长效工作机制,督促各省(区、市)将长城保护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提供了重要遵循。
人力:国家和群众齐上阵
众所周知,长城多数都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且分布十分广泛,多数分布在交通条件比较差,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人迹罕至的山区、戈壁、草原等区域,在管理巡查维护上难度非常大。单靠文物部门可能很难有效地解决长城的保护管理问题。因此,如何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以及怎样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是长城保护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按照《长城保护条例》第16条规定,国家文物局出台了《长城保护员管理办法》,督促指导地处偏远、没有利用单位的长城段落所在的当地政府或者其他文物主管部门要聘请当地群众担任长城保护员,对长城进行巡查看护,并对长城保护员给予适当的补助。经过统计,目前全国已有长城保护员超过3千人,各省长城基本实现了保护员全覆盖。国家文物局近年拨专款为长城保护员提供巡查设备和标识等,北京等地省市也将长城保护员补助经费纳入到地方财政,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文物工作者严重缺乏的问题。
据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介绍,从总体上看,由于未能得到地方财政的足够支持,兼职的长城保护员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问题特别突出。与此同时,推动全民参与保护长城,也是提升长城保护水平和效果的重要途径,国家文物局非常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参与长城的保护。
为了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共享长城保护研究和利用成果,促进长城文化传播,提升长城旅游品质,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和指导下,2018年6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与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黄崖关长城、金山岭长城、居庸关、山海关、嘉峪关等长城沿线保护管理机构和相关专业研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长城保护联盟,并发布了联盟的章程。国家文物局积极支持、鼓励社会各个方面力量参与长城的保护、展示和社会教育等相关工作。
其实,对长城的保护除去国家和社会力量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游客。作为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长城每天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如何管理旅客的参观行为,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新潮表示:“这其实是目前世界文化遗产管理的一个普遍问题。首先,是一个景区的游客承载量的问题。比如敦煌和美国Getty保护所开展了多年的合作,研究确定了敦煌石窟的最佳游客承载量,而且还要让游客能有很好的参观体验,对敦煌文化有充分的理解。比如故宫研究公布了最高8万人的日游客容量。另外,就是提高参观者的文物保护意识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有些人在长城上乱刻乱画,现在在比较重要的长城点段,比如八达岭、金山岭、司马台基本上已经杜绝了这种现象,但还有一些偏僻的点段没有做到,所以对长城要引导游客文明参观,加大爱护、保护长城的宣传,这个工作是需要持久开展的,而且需要做细做实,每一个具体的遗产点都要进行具体化的工作。”
物力:无人机和卫星好帮手
正如宋新潮在发布会上提到的:“长城分布异常广泛,因此光靠人死看硬守,效果还是有限,时间上也不够及时。国务院领导对这个问题也很关注,几次提出长城保护能不能采取一些新的科技手段。这些年相关部门也一直在探索引入高科技手段,比如使用无人机,这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目前在陕西、山西也都做过试点,在一些地区定期飞,效果非常明显的。对于长城的变化,包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核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
除了无人机,宋新潮还谈到了对卫星影像的利用。他说:“利用卫星影像,对一些长城点段所在区域定期进行对比分析,包括长城沿线的建设施工等各个方面进行监测。比如采矿对长城周边环境的影响,长城沿线是否存在违建项目。目前已经在15个省、区、市的部分长城重要点段开展了试点。下一步,国家文物局会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现有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平台的基础上,建设长城保护管理监测平台,实时动态地对长城进行监测管理,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财力:政府和社会同努力
长城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据宋新潮介绍,它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中央财政。近几年每年大概拿出将1个亿左右的补助经费,来支持各地长城保护。二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三是社会资金,包括所谓开发性资金。第三个方面的资金容易出问题,要加强领导。
资金主要用在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长城重要点段保护。地方各级政府资金,用在长城本体上的比较少,更多地用在长城周边环境的保护。社会、旅游等方面的资金主要用在长城的旅游开发上。三个方面的资金有不同的渠道,但从管理角度讲,国家文物局要求这些项目一是要有规划,二是要进行专家论证。
正如长城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一样,我们对长城的保护亦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它经历了千年的战火洗礼,日月风霜的侵蚀,依然屹立于东方之巅,这和我们对他的保护与热爱是分不开的。因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对我们在如何保护长城方面探寻了道路、指明了方向。相信,只要我们科学的、合理的保护长城,就一定能“万里长城用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