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探秘 | “忠贞润廉心”之探访文天祥祠

  • 2019-06-29 16:23:35
  • 北京东城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波涛起伏的零丁洋上

文天祥一气呵成写下这句千古绝唱

一片丹心、一身肝胆、撼人心魄

在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前夕

《东城探秘》带您探访文天祥祠

一起缅怀这位民族英雄

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

坐落着一座古朴的院落

这就是文天祥祠

祠堂坐北朝南

由大门、过厅、堂屋组成

占地面积600平方米

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

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而建

这里是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也是东城区官德教育三祠之一

另外两个是于谦祠、袁崇焕祠

这里也是北京市社会大课堂教学活动基地

每年有数以千计的中小学生来此参观学习

忠、孝、廉、节

这四个字是文天祥一生最好的概述

忠,就是忠于国家,

立志效忠国家

孝,人在世,孝道为先

廉,为官要廉洁、担当

节,风高亮节,

做人要有骨气

据史料记载,文天祥生于1236年,20岁时以一篇题目叫《法天不息》的论文高中状元,名满天下。其恭谢诗中有“报恩唯有励清忠”之句,道出他刚刚踏入仕途时的初心和抱负。文天祥所处的南宋,是一个特殊的变革时代。蒙古军队大兵压境,威胁南宋。在国家危难之际,文天祥毁家纾难,招兵买马,自己组织军队抵抗蒙古军队,保卫宋朝江山社稷。最后终因寡不敌众,于海丰五坡岭被俘。忽必烈下旨,拟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回答:“管仲不死,功名显于天下。天祥不死,遗臭于万年。”忽必烈亲自劝降文天祥时,文天祥仍坚决地回答“愿赐一死足矣”表明心志。

院内这株枣树

相传是文天祥亲手种植

枣树自然向南倾斜

象征着他对国家的忠心至死不变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文天祥饱含报国深情

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文天祥拥有博大胸怀

成为历代官员忠贞为国的楷模

每年都有很多人前来祭拜

当人们站在堂前的时候

为这个伟大的英雄默哀

我们也能够感受到

文天祥

的忠贞精神永世长存

  • 编辑: 王怡婷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