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街头巷尾里藏着很多故事,众多历史文化古迹散落在各个角落,穿过城市的繁华与喧闹,与历史遥相呼应。走在光洁的路面上,看着青灰色砖瓦构成的古朴建筑,这里有人家、有故居,还有行人两三缓步而过。你可以在这寸空间下遇见婉容故居,邂逅北大红楼与文丞相祠。
本期的主题为另辟蹊径,不知道这些地方您都去过哪儿?
C O N T E N T S
📍
另辟蹊径
北大红楼
文丞相祠
婉容故居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中法大学旧址
北大红楼

北京大学红楼始建于1916年,1918年落成,是1952年以前北京大学的主要校舍所在地之一。北京大学红楼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整座建筑通体用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名“红楼”。红楼还是中国近代史上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

红楼一层为陈列室,曾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所在地,为突出旧址特色,红楼内保持原有格局,营造五四时代氛围。这里有鲁迅讲授“中国小说史”的教室、阅览室、图书馆主任室、新潮杂志社等。

一层西侧文创小店,有很多跟五四运动相关的小物件,这里有简单便携的胶带,有以《新青年》等杂志设计的笔记本等。在这个一面是书籍一面是文创的小屋内,选一个最想要的小物件吧~
地址:五四大街29号
文丞相祠

北京文丞相祠始建于明洪武九年,永乐六年正式列入祀典,宣德四年、万历八年、清嘉庆五年、道光七年至民国期间均有修葺。
这里记录了文丞相的一生,从勤学明志步入仕途,到舍身救国被俘劝降,他不屈名利,忠肝义胆,写下的《正气歌》、《过零丁洋》等诗词被后人传诵。

这间屋内陈列了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展示柜中有元代镣铐与文天祥墓志铭的拓印片。后院供奉的则是文丞相祠堂,祠堂内还有关于文天祥的各类书籍。

相传,这株枣树为文天祥手植,枝干向南自然倾斜。
人们臆想它象征着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
文丞相祠在中国有多处,位于府学胡同63号的文丞相祠便是其中之一。据说,这里囚禁文天祥三年又三个月,近千个日夜中,文天祥拒绝了十几波人的劝降,经历了三场大病,整理诗歌文集若干篇。
地址:府学胡同63号
婉容故居

婉容故居位于北京帽儿胡同35、37号,是末代皇后婉容婚前住所,老百姓俗称“娘娘府”。

婉容在这里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时光,直到溥仪从这里隆重接走了他16岁的新娘。
婉容被册封为“皇后”后,其父封为三等承恩公,该宅升格为承恩公府。

如果对婉容故居意犹未尽,可以来雨儿胡同的末代皇后婉容图片展观摩一番。这间小屋里的照片记录了时光中的她,定格在影像中的她,心中是喜是悲,待后人琢磨,时光逝去的背后却是对历史的唏嘘... ...这里除了老旧照片还有文创周边等你入手。
地址:帽儿胡同35、37号旧宅
齐白石故居

在北京,齐白石故居有两处,一处位于西城区跨车胡同13号,另一处便是东城区雨儿胡同内的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雨儿胡同十三号原为清太宗第四子叶布舒宅邸,是一座完整的单体四合院。院内四间屋分别展示了齐白石周边文创、纸短情长齐白石画笺的诗情画意展、齐白石卧室及其充满艺术色彩的一生。

“白石天趣”有一系列周边文创小物件共大家挑选,抱枕、福字、书签都特别有纪念价值;

“
纸短情长齐白石画笺的诗情画意展
”则详细介绍了齐白石画笺的特点,当然还有相关书籍推荐;

北间屋是齐白石卧室,屋内有笔墨纸砚与生活用品。
东间屋则展示了齐白石从幼年到老年充满艺术文化色彩的一生。ps:若是周末来,一定记得带好现金!
地址:雨儿胡同13号院
中法大学旧址

中法大学成立于1920年,是利用法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和捐款筹建的综合性大学。首任校长是蔡元培。当年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旅法学生曾在这里就读学习法文。

中法大学旧址,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方,在中法文化交流史和中国留学史上,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写下了绚丽的一章。它见证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发展的历史及中外世界的变化。
地址:东皇城跟北街甲20号
徒步逛以上地界儿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你会在东棉花胡同遇见蓬蒿剧场、被北大红楼对面的梅园书屋所吸引,对中法大学旁的艺术8好奇。怎么样?攻略都给你备好了,怎么玩就随你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