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邺城位于临漳县境西南(今香菜营乡邺镇一带),为春秋时齐桓公所筑,战国时魏文侯以邺为陪都,西汉时为魏郡治所,东汉末年为冀州治所,韩馥和袁绍先后居邺为冀州牧。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击败袁绍以邺城为王都。十六国时后赵、冉魏、前燕均以邺为都城。北朝后期东魏和北齐也先后在邺城建都。东魏高欢时新筑邺南城,故邺城有邺北城和邺南城之分。邺城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0多年全面系统的钻探、发掘,探明了邺城的城墙、宫殿、护城河、台榭、里坊、街道的位置和尺寸,并试掘了邺南城朱明门遗址、西华门遗址、邺城南北墙及地下城门等。曹魏时的邺北城,东西7里,南北5里,外城门7个,南3北2,东西各1;城内分南北两区,北为宫殿区,南为里坊。曹操在邺北城西北角城墙上建筑了三个高大的台榭,即铜雀台、金凤台和冰井台,成为曹操和宾客们欢宴赋诗和战备的要地。目前,地表仅存金凤、铜雀二台遗址。邺南城始建于东魏元年(公元535年),南北8里,东西6里,外城门14个,南北各3,东西各4,与邺北城共用一道东西城墙。目前,邺南城遗址保存较好,地表下0.5米可见城墙夯土带,城墙保存高度为1~2.5米。邺城从春秋齐桓公修建,到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被毁,在历史上存在了1200余年。曹魏时的邺北城建筑强调中轴安排,均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东魏北齐时的邺南城,紧靠在邺北城之南,街道作棋盘格式。邺城建筑前承秦汉,后启隋唐,对隋唐长安城、北宋汴梁城、明清北京城,以及日本平城京都(今奈良县)的建筑格局均有深远影响。邺城布局开创了城建规划之先河,在中国都城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世界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邺城遗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列为国家重点支持保护的全国36大遗址之一。
邯郸地名源说:临漳县——邺城遗址
- 2019-09-11 15:41:43
- 邯郸文化网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更多北京旅游攻略
短信获取验证码
用户无需注册即可快捷登录,登录后可申请成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