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庄村简介唐庄村,位于北石槽乡西南方向,古洋河自西向北流经村西。
辖区面积2.25平方千米,总人口1512人。
地理位置优越,村民收入来源较为丰富。
工业产业以模具产业为主,销往全国各地,发展势头足,影响较大。
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值得一提的是特色农业种植方面,有300亩皇冠梨果园,亩产量达12000斤每年。
村里有一个大鼓和两个舞蹈队,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01唐庄修路记
这是几条贯穿全村的十几年失修老砖道,坑坑洼洼,坑多且大,既颠簸又积水,最严重的是大河路口附近小桥口,每逢下雨必积水,严重影响出行,村民们怨声不断。
去年8月唐庄村换届,新班子一上任就盯上了村里村外这几条坎坷路,下定决心要“大修”。
最终通过乡村两级努力,争取到了河间市PPP项目,开始着手修路。
坎坷路“坎坷”修对于修路这件事,刚上岗的村班子没经验,就骑车在村里村外转悠,天天转悠,来回转悠。
“我们第一次办这种事,生怕哪里办不好,就瞎转转,把能想到的都考虑了。”唐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士达说。
工程很快就开始了,自放线开始,就一直在修,村民们喜出望外,这条路终于要“换新装”啦!去年冬天前,路面全部做好了水稳(“水稳”为较高规格建设工序,一般较低规格修路工程没有此工序)、水泥路面铺了两公里后,因为中间某些环节出现了问题,修路的事也没了下文。今年初乡相关负责人带领村干部去往交通局沟通
两次,交通局也在尽力协调。
春去夏来,雨水喂饱了庄稼,却苦了唐庄村人,时间一长,过路车轧得多了,做过水稳未铺水泥的路开始变形,部分路面下沉,形成凹地,尤其是村中一段街道,凹部很多很大很长,周围地势高,水出不去,下点雨就积水,最高积到半米多。电动自行车过不了,汽车不好走,水稳路也慢慢泡坏了。
这下,村民的意见更大了,抱怨道:“以前好歹还能走,现在根本走不了,修半天还不如不修”“这么长时间了也修不上,这叫什么事儿”,更有甚者见了村干部就使劲“怼”……村干部更着急了,晚上睡不着觉,一天到晚四处跑,想方设法解决。
先解决眼前的问题,水太多咋办?抽吧!
每次下雨都要抽。
村干部们扛来电泵,一直抽,抽上一整天才能抽完。电泵累不累的,反正村干部们是乏得很。一次抽水过程中,李士达干活时,刚买不久的手机悄没声地从衣服口袋掉了出去,掉到了水里,十几分钟后要用手机,一掏兜儿,手机呢?最后从积水里打捞出来,已经报废不能用。这条路可真是既难了村民,又苦了村干部。
基于此,乡村两级干部又跑到交通局反映情况。交通局主任科员臧宏伟、路友公司副经理杜天鹏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多方联系,与中冶公司项目部反复协调,最终打通了这个工程“堵点”。今年,施工队终于进村啦!一个月之后,在8月25日,全长5.6公里的水泥路终于完工!全村人民“喜大普奔”!
此次修建工程全部完工后,村里可谓是四通八达了,东与大河路相通,西与任丘市相连,南与留古寺镇相衔,北与邢庄村相接。
据李士达介绍,在修路过程中,感觉各种各样的情况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都经历了,既是一种磨炼,也是一种力量。
磨破嘴跑断腿修路难吗?难,真难,但最难的还是村里的工作。修路需要拓宽,直道、拐弯处,免不了占你家一点岗子,用他家一点耕地,改一下你家出水口,修一下他家门前坡……涉及各家各户,通往四公村的路虽然是留古寺镇负责的工程,但所在地属唐庄村,占道疏通工作得唐庄村做。
你家不愿意,就苦口婆心耐心说服,他家有意见,就“11路”跑腿上门沟通,一天不答应,就天天去。夏天大晌午不睡觉,商量解决办法。
通往任丘市吴村有400多米路也需要拓宽,但难度很大,因为路两边埋设着管道,拓宽道路意味着得挖除部分管道重新埋。然而这条路不修还不行,因为村里做生意的、上班的、打工的很多都得走这条路。由于涉及他市别村,村干部犯了怵,万一人家死活不同意咋办?越怵越是硬着头皮去干,几个村干部亲赴吴村,与吴村干部进行反复沟通协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吴村干部答应代为与涉及土地的农户协调,而最终也协调成功了,这条路胜利升级!
新路肩全村情
去年停工期间,村干部又开始村里村外骑车转悠,转悠啥?愁,因为后期修路肩要花钱,可是唐庄村底子较薄弱,这几条路又不是小工程,花费大,这下可难倒了新班子。
今年春节前夕,年八二九的时候,在外经商的都回村过年了。村班子买了点瓜子、糖块,准备了茶水,在村委会办起了“新春茶话会”,闲聊谈话之际,跟大家说了说村里修路遇到的困难,结果事一说,让村干部意外的是,大家都很积极,热情很高,纷纷表示愿意出资。
就这样,本来是很仓促的一个临时茶话会成了筹款会。你出一点,他出一点,有能力的就多出了点。事后,又有不少人听说此事后,跑到村委会,一边“埋怨”村干部不告诉自己一边说:“给村里作贡献的事怎么能落下我呢,我也要捐款。”就这样,最后一共三四十户集资12万多块钱,解了村里的大难题。
一“气”通村天然气工程也是一项“大活儿”。村班子了解这项工程的难度和重要性,于是一鼓作气不停歇,紧锣密鼓推进。春节前,除了偏远住户,全村基本完工。但在安装过程中,有的村民不同意在自家墙上走管,工作很难继续,尤其是对于没有支撑物、地下又有管道的地方,空架无法,地下不通,走墙是唯一方案。于是村干部们不断协调沟通做工作。
“最后没办法了,我们就跟他说,现在是别人走你家墙,以后也会有你走别人家墙、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大家要互相理解才行,”李士达介绍道,“一听这个,他就松口了,最后答应走他家墙。”有一户村民精神上受过打击,老是担心天然气安全问题,做工作不好做,需要掌握好工作力度和方法,于是村干部从打消顾虑入手,通俗解释技术原理,还写下安全保证书,保证今后设备等出现问题一定积极与燃气公司协调,切实解决。这样一来,村民才踏实下来。“小微信群”凝结“大力量”在石炳启演讲课堂上,唐庄村干部深受启发,回去后就着手建立了全村退伍军人微信群、党员微信群和群众代表微信群等,充分调动起村里各方力量参与村庄建设。微信群除了发挥通知、宣传、咨询、答疑等作用外,还组织全村义务劳动和志愿活动,凝聚了“大力量”。
在修建道口、路肩时,各个群里一招呼,大家都积极响应,只要在家不管附近的还是远点的,都竭尽所能参与进来,年轻力壮的大多都来了,上点岁数的也来了。尤其是修路肩和植树时,路两边有不少大块土坷垃和杂物,大家既出人力,也出车出工具。像王凤章、倪根领、刘建峰、李永欢、李薄、李胜瑞等都很积极,一有时间就去,真是党员群众齐动手,你锄坷垃我扫土,路旁树苗大家栽,劳动场面那叫一个热闹!义务修减速带和道口义务清理路肩义务植树对于刚修好但还不能通车的路,微信群里,大家在高兴庆贺的同时,纷纷表示一定要保护好,有的人主动提出自己有铁管、铁架等可以设为路障。此外,在环卫一体化清理工作中,村里大部分党员都出动了,清扫街道除杂草,来得勤、干得快。在义务献血活动中,微信群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很多志愿者都是看到群消息之后前往献血站点献爱心。
04让贫有所助、老有所养倪某是村里的五保户,腿有残疾,走路不便,其妻子身心残疾,二人都有残疾证。今年夏天一次雨后,倪某家门洞里侧坍塌,而他家根本修不了。为尽快让倪
某夫妇出行恢复顺利,村里赶紧开会研究,决定出资找工程队抢修,一天的时间就修好了,倪某夫妇很是感动。孙某也是村里的五保户,80多岁,孤身一人无子女。由于年纪渐老,他照顾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差,多年来村干部一直劝他去养老院试试,他就是不肯去。新班子上任后,也开始想方设法做老人工作,多番开导。后来大家集思广益,觉得老人可能是对养老院有偏见才不愿前往,于是想出一个办法——带老人去养老院看看情况。今年5月,老人家终于同意让村干部开车拉着去留古寺养老院看一看。到养老院后,老人熟悉了下环境和服务,在那吃了顿饭,觉得不错,立即就改变了想法,最终在村干部的帮助下移居养老院。老人在养老院的生活还算顺利,只是后来有一次与同屋伙伴闹了矛盾、起了别扭,村干部听说后赶忙去了解情况,最终帮助调解成功。高某,是村里的低保户,居住的房子是旧式土坯房,极其简陋破旧,存在安全隐患,于是村里操持着进行危房改造,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高建明终于住上了新房子。
05工业产业活力澎湃唐庄村小微企业集中,工业产业以模具产业为主,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唐庄村模具产业自七十年代起,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如今共有东英、株硬、双艳、永兴、峰利、天泰等。
20余家模具企业,企业员工达四五百人。这些模具企业面向全国批发零售,目前已经占据了全国相当大的模具市场份额,其中个别较大规模的模具企业成为了河间市乃至全国拉丝模具行业的领头羊,并吸引了不少外国客商前来观摩和洽谈合作。近年来,唐庄村新兴的防火门窗产业蓬勃发展,与模具产业共同形成了村庄的工业圈轮廓。
无论是在生产经营上,还是在组装安装上,唐庄村的工业产业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村庄就业,尤其是村里年轻人,既有了工作,又学了技术。
“一股绳”汇聚磅礴力量“大团结”振兴村庄发展唐庄村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脚踏实地,点滴积累在新时代的潮头劈浪前行,实干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