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包括通州燃灯塔等11处京籍文物榜上有名,燃灯塔并入第六批国保单位大运河。要说咱大通州的三庙一塔,这一塔确实是十足的明星,谁都知道,小编我小时候就背歌谣“北关塔,十三层。”(就会这两句)但是这三庙却许多人不知道,小编今天就来讲讲这三庙的故事。
燃灯塔下有三座庙:儒家的文庙、佛家的佑胜教寺、道家的紫清宫,合称三教庙。三教庙与燃灯塔紧临,同在一个大院子里,看上去很是协调,布局也很合理,充满宁静祥和的气氛,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儒释道三教的和谐统一,这也正符合我们大通州的特点,海纳百川,讲的就是包容、和谐。
孔子的文庙在前,地位突出,右后侧是佛教的佑胜教寺,左后侧才是紫清宫,说明当时三教中,道教地位最低,因为中国人尚右,以右为上为大,以左为下为小。
道教称庙为宫,三教庙中的紫清宫俗称红孩儿庙。紫为紫府,清为清都,全意为紫府清都所在。道教宫观所供奉的神区别不大,多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所以道教庙宇也多称三清观。紫清宫建于明代中期,坐北朝南,一进院落。正殿东山墙正中嵌碑一块,宽2米,高60厘米,铭文记载重修紫清宫始末,西配殿有水井一口,山门东侧有古槐一株。另,殿内有太上老君的徒弟,哪吒三太子像,生动活泼,有生活情趣,旧时有来此宫求雨的习俗。
紫清宫在清朝同治六年曾重修,光绪时也做过修缮。现在也在修缮,所以您现在来看的话,只能看见两庙一塔,以后开放了相信会更好。
佛教的佑胜教寺,坐落在文庙的右后方,燃灯塔东侧,供奉燃灯古佛。佑胜教寺的建筑年代没有确切记载,按先有寺后有塔的惯例,此寺应建于北齐前后,寺名是否即今名确是不得而知了。
在世界历史上,公元前诸圣贤中,孔子是唯一有确切记载、有家世可据、有两千年历史传承的先哲。由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如今更是影响着全世界。儒家学派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传承完善,凝聚了所有中国人的智慧,成就了东方哲学。
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为王者师”的政治定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天下大同”的远大抱负,这些都与宗教无关。孔子是不言怪力乱神的人,不相信超自然现象。但佛教讲转世轮回,西方极乐世界。道教讲修道成仙,长生不死,这些思想与儒家学派风马牛不相及,是格格不入的。
通州三庙一塔建筑群中偏偏把它们安排在一起,形成三教合一的建筑格局,当然这种延续以儒家为主,所以孔庙在前,佛寺在右后,道观在左后。想起来也可笑:三位老先生住在一个院子里,夜深人静时碰到一起,是否还会争执一番?为自己的学说学派辩论得而红耳赤?
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在州西侧建文庙,也称学、供奉至圣先师孔子、旧志记载,通州的学正署和训导署设在文庙的西墙外,文庙横跨两院,与衙署为邻,通州文庙的建筑年代比北京成贤街文庙早四年。从文庙建成那天算起,到今天,已经有近20次重修、扩建和翻修。庙内的孔子像曾毁于八国联军之手,他们曾驻军于此。
文庙坐北朝南,占地总长150米,宽50米,以中轴线为主分为三路,中路最前面为照壁,继为射圃、南宫墙东西各有一个角门,继为四柱三楼的牌楼,上书“如日中天”四个大字,此处西有节孝祠,东有忠义祠。向里,大宫门五间,券门东西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二坊,继为棂星门和泮池,池上三座泮桥,池东“名宦祠”和朝房各三间。池西“乡贤祠”、朝房各三间。戟门五间,东西侧门各一间,至大成殿五间,殿前为月台也即杏坛。殿为歇山筒瓦顶,一斗三升交麻叶斗拱,明间儿四攒,次间儿与稍间儿各减一攒,山面六攒,绘和玺彩画,天井口绘有天花天鹅图案。学正署前门三间,与棂星门差不多平行,歇山脊,二进各三间,向里为五间的明伦堂,东西有斋房五间。最后边是学正署和训导署,各三间。学正署西墙外为文帝祠一进院子,山门一间。
如果您也对三庙一塔感兴趣,不如来这里看一看,现在正好还是通州文脉展在举办,还能见到为通州百姓重修文庙的廉吏于成龙生平展。
小贴士
三庙一塔景区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大成街1号
文脉展:2019年9月18日至2020年3月18日
参观时间为:08:30—16:30
门票:免费
乘车路线:806路、808、804、666、通41路、通19路、通6路新华大街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