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云居寺,一个让人含泪参观的寺庙

  • 2019-11-10 12:56:29
  • 北京文化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距市中心70公里。寺院座西向东,环山面水,占地面积70000平方米。这里是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中国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宝库。云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由僧人静琬创建。云居寺是一所非常殊胜的寺庙,在参观时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

千年古刹云居寺,万卷经书存窟中。

林外钟声开宿月,阶前幡影漾清辉。

云居寺有三大殊胜之处:

01 房山石经 千年伟业

云居寺的特点是“因经而寺,寺以经贵”,刻经史和建寺史可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房山石经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经”。这部石经最早是由云居寺的创始人——隋末高僧静琬开刻的。房山石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极其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看到高僧静琬开创的千年伟业,不免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坚毅,以及虔诚信佛所产生的惊人力量。

02 佛祖舍利 有缘参拜

藏经洞再次被打开,已经是1956年。1981年,在雷音洞中发现了两颗红色的佛舍利。舍利(佛教名词)意为尸体或身骨。相传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当时,在石经山雷音洞的拜石下,发现长、宽、深各二尺左右的石穴和一套汉白玉雕成的石函。大石函内是一个青石函,青石函函盖有静琬题刻,青色函内是第三层精细的汉白玉函。其内是第四套小银函,最后是第五套极小的玉函。就是在小玉函内,发现了释迦牟尼佛赤色肉舍利两颗,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两颗佛舍利与陕西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八大处的佛牙舍利并称为“海内三宝”。

03 千年古塔 宝砖重现

云居寺寺内及周围山上还有唐、辽、明各代建造的砖、石塔十余座。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北塔了,它现在是云居寺标志建筑物。北塔高34.2米,砖瓦结构,建于辽代,塔身集楼阁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三种形式为一体,造型极为特殊,十分少见。在塔的束腰周雕有表现辽代乐舞人等,反映出了辽代文化遗风,为研究辽代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在北塔下部的八面基座上,一共镶嵌了176块佛偈语砖,十分引人注目。不管是云居寺中房山石经的千年伟业、佛祖舍利的有缘参拜,还是千年古塔的宝砖重现,都让人印象深刻,永生难忘。

  • 编辑:李寒露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