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沧桑的古树, 神秘诱人的传说。
彩林尽染的山脉 ,文化浓郁的乡风。
无需更多片刻停留 ,便可享受那份悠然的时光。在河北省沙河市册井乡内,有一座独具特色的古村落——通元井村,距市区五十多公里,紧邻太行山高速。这里有历史、有故事、有风景、有温度,与山有关,与水相连,延续了古村落文化的记忆,浓缩了几百年悠久的历史。
一、村落质朴 历史久远
通元井始创于明代万历年前,建在一面坐西北朝东南的山坡上,村庄格局西北高、东南低,三面山岭环抱,农舍民居依山就势,高低有序,错落有致的镶嵌于山坡之下。
踏着小路依势而上,保存完好的石墙老宅和青石板路便呈现在了眼前,抚摸着古老静谧的青瓦石墙,感受着古村的岁月沧桑。老宅门口美轮美奂的荷花石与古色古香的门楼门楣交相辉映,淳朴自然的民俗风情没有任何修饰,与绵延的大山浑然一体。小巷宁静,看不见炊烟袅袅,也听不见鸡鸣犬吠,这座被群山环抱的古韵小村是那样的宁静自然。徜徉于古村,似乎有了一种感觉,恍恍惚惚、朦朦胧胧中,穿越了时空,穿越了风烟,仿佛走进历史深处,时间却已经凝固。
穿过村中的小巷,一座在竹林环绕中的古宅浮现了出来,人们不仅好奇,如此闲情逸致的宅院中住着一位怎样的雅士呢?掀帘进屋,扑入眼帘的是满墙浓浓的墨香,一位老人穿着朴素、干净,正兴致勃勃的挥毫泼墨、笔墨人生。据老人说,他已经70多岁了,是一位退休职工,每天练字、上网了解时事,还经常约老友来家品茶闲坐。老人用笔墨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无声之中传递着古村文化的独特韵味。
二、故事众多 神秘诱人
在通元井的村北,有一口很奇特的井。此井井壁不是砖砌,不是石头砌,也不是土层结构,整个井桶是一块儿完整的石头。井壁光滑、平直,丝毫没有人工雕凿的痕迹,井水清澈旺盛,井水涨满井口后,即使没有雨水,井水依然向外溢流数日。当地人给这口井起了一个吉祥的名字——通源井,言下之意:此井通源处,清泉潺潺流。故村以井为名——“通源井”。
“龙骨洞”的传说
相传,明朝“燕王扫北”后,太行山一带荒芜人烟,民不聊生,旱灾困扰凡间。龙王为解人间疾苦,违背玉帝指令,私降甘霖。被玉帝革职查办,囚禁起来。为彻底解决百姓旱灾,龙王再次冲破牢笼,呼啸着朝着一块岩石扎了进去,借着雷雨拱出了一口溢满泉水的井。龙王知道两次触犯天条,玉帝决不会轻饶,便一头扎向东山,死在了那里。几天后,几个牧羊人在东山正中央发现了一个新的大洞,洞内散落着许多零碎的骨头。人们认为这是龙王把东山撞了一个洞,而自己死在了洞内。为纪念龙王,当地人把此洞称为“龙骨洞”,东山名为“脱骨山”。至今,依然还有村民经常在“龙骨洞”内找到酷似“龙骨”的石头!
村支书同期声:我们村历史悠久,拥有众多的故事和传说,山川颜色丰富多彩,民俗文化底蕴丰富,欢迎大家前来观光游玩,休闲度假!
三、风景独特 彩林尽染
在通元井的村南,有一座山名曰长寿山。远远望去,长寿山色彩斑斓,层林尽染。走近长寿山,迎着苍翠的松柏,一路披荆斩棘,才感受到了她的原始、恬静和自然。一沟浓烈松林翠,满眼清幽宝石蓝,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波涛如海,置身于此,仿佛跳进了一个绿色的海洋,立刻便被它吞没了。
九月中旬,这里便有了秋意,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风掠过了山谷。一树树红透了的黄连和黄栌树叶点缀其中,鲜嫩欲滴的红色和黄色在四周幻散开来,仿佛整个人都要被化掉似的。在半山腰,我们来到了宽大神秘的金牛洞,刚进入洞口,顿觉习习凉风扑面而来,令人精神一振,爬山而流的汗水顿时消退了许多。洞中时宽时窄,宽处可容几十人,窄处一人通过也得弯腰侧身爬行。洞内各种各样的怪石自然堆砌着,曲曲折折,幽然神秘。
俯视山腰,青松、翠柏、黄栌、黄连,绚丽多姿,相互争艳。好一幅“秋光弄影半山红,万山彩色林尽染”的画卷!
那碧天的云,五彩的山,被秋霜洗黄的红叶,俨然像一位饰着金色丽纱的少女,在萧瑟的秋风中婆娑起舞,展现着靓丽的舞姿,从古老的过去奔向那茫茫的未来!
四、民风淳朴 文化浓郁
通元井是一个悠久历史的古老村庄,400多年的岁月时光,给村庄留下沧桑记忆的同时,也沉淀下了浓厚的文化韵味。
秋天到了,玉米丰收在望,为了庆贺大地的丰收,人们聚集到奶奶庙前,共做一顿小米捞饭杂面汤以示祝贺。用新收割的谷子碾出的小米煮饭,味道格外清香;用新收获的绿豆磨的杂面擀的面条,吃起来筋道爽口。奶奶庙是通元井村民俗文化信仰的中心,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会举行盛大的奶奶庙会。全村男女老幼聚集在奶奶庙前,举行必不可缺的焚香、上供等祭祀仪式。祭祀仪式中最为壮观的是“抬龙神”活动。届时,全村男女排成长龙队伍,抬着龙神、祭品,举着彩旗、伞衫,敲着锣鼓吹着唢呐,走街串巷。此外,还有秧歌、战鼓、扇舞舞、武术等节目表演助兴。
通元井的美丽,与周边的山息息相关;通元井的神秘,与传说的水紧密相连。在诗人笔下,它是凌驾苍穹的巨龙;在画家眼里,它成为了绚丽多彩的奇观;在摄影师镜头中,它展示着变幻无穷的魅力。通元井人在全力播种着古村落传统文化的自信,践行着“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教诲,迎来了历史上充满希望的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