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延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鼓山脚下、洺河之滨,历史久远,文化深厚,既有商帮文化、红色文化,又有冀南大地保存较为完整的清末民初风格建筑群。如何将伯延古镇独具特色的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让古镇重新焕发生命力,让伯延百姓依托古镇增收致富,成为摆在武安市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新课题。
“本着保留古镇本色的原则,同时加入‘吃住行游玩购’的新时代旅游元素,将厚重的历史文化,通过武安特色民俗故事及古代情景故事重新展现,从而为广大游客呈现出一个内涵丰富、时代感强的伯延。”这是打造伯延古镇旅游项目的河北炬星传媒公司总经理郭志刚的开发思路。
2017年5月份,郭志刚的炬星传媒公司与伯延镇政府签订了打造“伯延文旅小镇”旅游项目的协议,并被列为邯郸市重点项目。经过几个月的规划设计,2017年8月份,郭志刚带着特意从西安请来的仿古建筑队进场施工。经过一年的建设,今年7月底,古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食街、非遗街、剧场、茶楼、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占地面积19亩的硬件设施均已完工,所有建筑物都是青砖黛瓦、木门木窗、木头做屋顶,原汁原味的仿古建筑,古朴、优雅、静谧,犹如置身世外桃源。
“伯延古镇的主体开发分版块进行。美食街、非遗街、剧场、茶楼等,这些是让游客来了有玩的、有看的、有吃的。再有就是民居这块,我们正在逐步进行翻修,与当地老百姓进行接洽,采取与老百姓合作开发古民居的模式,在原住民居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旅游功能,让大家更好地参观。尤其是房家大院,我们正在着力打造。”郭志刚说起开发思路十分清晰。
记者见到郭志刚时,他刚刚从西安考察回来。“我们带领村里有意愿学习美食的村民,专门到西安袁家村的美食街参观学习,回来后他们都觉得受益匪浅。”郭志刚说。8月初,伯延的美食街已经开街。200米长的美食街,共有40多家店铺,其中30家已开铺经营,30种美食不重样。既有武安当地的美食,如武安拽面、卤肉、熏肉、锅盔夹肉、小笼蒸面、烫面角、甜麻糖等,还有烤面筋、炸串、驴肉、烤鱿鱼、热干面、羊汤等外地小吃。
有了好吃的,还得有好玩的和好看的。非遗街里,有古老的织布机,游客可以自己上机体验一把织女的生活,体会农耕时期的生活状态。看到一根根线变成色彩艳丽的布,人们不禁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织完了布,再到油坊观摩一下最古老的打油流程,从碾磨到榨油,每一道工序都直观再现。
累了,就到茶楼喝喝茶、剧场听听戏。老式风箱、大灶台,喝纯手工大铜壶熬煮的茶水,听武安传统的平调落子戏曲,生活简直赛神仙!刚刚竣工的茶楼和剧场,将带你实现这些美好的生活体验。
从去年以来,为了推介和宣传伯延古镇,郭志刚举办了一系列活动。
从去年10月初开始,郭志刚组织了古镇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先是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网络投票,获得了120万人次的关注度。随后,网络投票的前30名进入复赛。在复赛阶段,选手们通过现场走秀、演讲和才艺展示等环节的比拼,最终有6人进入决赛。决赛中,第一名被称为伯延形象大使“金玫瑰”,由兰村小学教师温静获得。其他5名选手被称为伯延形象大使“金芙蓉”。她们当中,既有祖籍伯延的大学生和大学教授,也有舞蹈老师和文艺爱好者。她们成为伯延古镇的名片,将全力配合公司宣传伯延、推介古镇。
当文化底蕴深厚的伯延古镇,遇上色彩浓郁的现代油画,会给人怎样的视觉冲击?会让您怎样的浮想联翩?今年“五一”期间,伯延的深宅大院举办了一场全面展示武安本土油画风貌的大展——伯延古镇油画展。画展共分为10个展室,展出的近百幅作品均由武安籍画家创作。参展画家年龄横跨老中青三代,他们用迥然不同的风格,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给古镇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盛宴。乐队、平调落子戏曲、国画展示、红色歌舞……7月8日晚,伯延古镇举办了首届伯延文化节,品美食,看演艺,逛古镇,寻乡情,精彩轮番上演。
为了吸引年轻群体到伯延古镇,今年农历七月初七晚上,郭志刚策划了古镇七夕狂欢节,通过设置相亲长廊、爱情牵线、古镇寻宝、万人抛绣球等游戏互动环节,让年轻人积极参与其中。当晚的古镇,灯火通明、人流如潮。小吃街人头攒动,客流量近两万人……一系列活动的举办,让伯延收获了知名度,游客数量和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大。游客数量从原来的零零星星、平均日流量二三十人,增加到了平均日流量几百人,节假日上千人,重大活动一两万人。邯郸、石家庄、山西、河南等地的游客越来越多。旅游消费也从以前的零消费变成了平均每人50到100元。
如今的伯延,正在一步步变成名副其实的文旅小镇,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我市旅游的又一热门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