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不断地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和惊喜。怎么能让孩子们在愉悦的玩耍中学到科技知识呢?来这些科技类的博物馆放飞吧!中国科技馆知识丰富、内容有趣、互动性强;天文馆带着人们遨游太空,探索未知的世界......深受大人和孩子的喜爱。特别是爸爸带着来玩,完全沉浸其中,这种玩法真得不一般。
1.中国科技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位于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东临亚运居住区,西濒奥运水系,南依奥运主体育场,北望森林公园,占地4.8万平方米,建筑规模10.2万平方米,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馆应该算是最kids-friendly的场馆了,无论是多大年龄的孩子都能在这里体会到科技的独特奥妙。
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区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等4个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电影放映和天象演示两种功能。中国科学技术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
运用多种游戏化展示手段和信息技术,实现多感官互动体验,在突出互动性和可玩性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引导孩子们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孩子们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展厅倡导亲子互动,创新性地将家长作为重要受众群体,鼓励家长陪伴孩子参与体验,每个展品图文版都增添了“给家长的话”,提供展品相关的知识背景、科学概念和教育理念,使家长在陪伴儿童的同时还能获得科学教育观念的提升。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
2.北京天文馆
北京天文馆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于1957年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也是当时亚洲大陆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五十多年来,北京天文馆以其独特的演示手段,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北京天文馆包含A、B两馆,共4个科普剧场。A馆天象厅是我国大陆地区最大的地平式天象厅,内部设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蔡司九型光学天象仪和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全天域数字投影系统,不仅能为场内400名观众逼真还原地球上肉眼可见的9000余颗恒星,高达8K分辨率的球幕影像,还能实现虚拟天象演示、三维宇宙空间模拟、数字节目播放等多项功能。
B馆内有宇宙剧场、4D剧场、3D剧场3个科普剧场,以及天文展厅、太阳观测台、大众天文台、天文教室等各类科普教育设施。其中,半径为18米的宇宙剧场拥有标准半球全天域银幕,能同时为200名观众呈现出气势恢宏的立体天幕效果。
4D剧场和3D剧场分别拥有200席和116席座位,两个剧场均采用最先进的播放设备和特效设备。4D剧场不仅能够呈现栩栩如生的立体影像,还能根据科普节目情节发展产生喷水、喷风、拍腿等多种特效,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奇妙科普体验。3D剧场拥有宽12米、高9米的金属银幕,配以45度偏振立体眼镜,以逼真绚丽的立体效果为观众们呈现科普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除播放科普节目外,北京天文馆举办的各项展览、天文科普讲座、天文夏(冬)令营等各项活动同样引人入胜,“星星是我的好朋友”、“天文馆里过大年”等活动早已成为备受公众瞩目的品牌活动。
地址:北京西直门外大街138号
3.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古观象台台体高约14米,台顶南北长20.4米,东西长23.9米。上设8架清制天文仪器。从明正统初年到1929年止,古观象台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是现存古观象台中保持连续观测最悠久的,它还以建筑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清制8架铜仪除了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外,在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还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它们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古象台移交给北京天文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售票) 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裱褙胡同2号
4.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演艺区, 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北京自然博物馆是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
北京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0余平方米。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建筑中,最神秘的莫过于“田家炳楼”,这座标本楼蕴藏着27万余件馆藏标本。许多标本在国内、国际上都堪称孤品,“来自中国的侏罗纪母亲”中华侏罗兽、完成全身羽毛颜色复原的赫氏近鸟龙、保存在我国的唯一的恐鸟标本等;还包括世界闻名的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米的巨型井研马门溪龙化石、中国唯一的恐龙木乃伊化石、北极熊、犀牛等。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生物进化为主线,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构筑起一个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
古生物陈列厅向大家展示了生物的起源和早期的演化进程,透过化石的印痕,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已经灭绝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迹,似乎带领人们穿越时空,聆听来自遥远太古代的声音。
植物陈列厅又似一部绿色的史诗,叙述着植物亿万年的演变。由水生到植物登陆,即使是一朵花的盛开,即使是一粒种子的传播,都蕴藏了无数的奥秘,留给人们无数的疑问。
动物陈列厅,则讲述了“人类的朋友”身上的奥秘,这里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还原再现,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动物之美,动物界的神奇。
人类陈列厅,能一睹人类由来的壮阔历史。由猿到人,历经万年,才有今日的容颜。一个人的诞生,看似平淡无奇,却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北京自然博物馆,不是一个枯燥的说教场所,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新开辟的互动式探索自然奥秘的科普教育活动场所,吸引了无数热爱自然的青少年朋友。特别是这里的“
恐龙公园”,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能够让孩子们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探索自然,热爱科学。
在“恐龙公园”里,23条活灵活现的恐龙、两只翼龙以及一只和最早恐龙生活在一起的坚喙蜥构成了不同的组合,分别代表了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不同时期的恐龙世界的面貌。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复原的恐龙更加逼真。这些恐龙除了摇头摆尾、张牙舞爪、吼叫嘶鸣等传统动作之外,还特别增加了恐龙眨眼、喘气等细节动作,使恐龙更加栩栩如生。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桥南大街126号
4.北京气象科普馆
北京气象科普馆成立于2001年5月15日,位于昆玉河畔北京市气象局院内,科普展示面积300平方米。
该馆陈列有常规气象仪器实物展台、气象卫星、多普勒测雨雷达、基层地面气象观测站、雷电、龙卷风模拟等模型,以及用于人工防雹业务,人工增雨和大气探测等业务的自控微型无人驾驶飞机等实物。
为了让参观者能够更为清楚地了解各种气象现象,该馆还将龙卷风的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太阳辐射原理等各种各样的气象现象,制作成了近30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和卡通画图。先进的触摸屏可以按照参观者的指令,即时播放气象与灾害、天气预报基本程序等科普知识。
最受人瞩目的要属馆内陈列的19个常规气象仪器设备及实物展台。而在科普馆的一角,只要参观者说出自己的生日,工作人员就可以立即调出当年当天的气象资料,并生成图像,以这样的图像为背景,留下一张生日摄影照片,将使许多参观者获得一份意外的收获。此外,参观者还可以进行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进一步学习气象知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44号北京市气象局院内
5.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建筑高度46.9m ,地上9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80802平方米。内设体验中心、艺术中心、演艺中心、交流中心、幼教中心五个业务部门,紧紧围绕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世界青少年交流互鉴平台的三项职能,积极开展国内、国际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活动。
体验中心位于主楼一至四层,设置启、蒙、创、粹四个不同主题的活动空间。面向青少年、儿童,构建科技、艺术、文化、运动、自然教育、社会交往等六大体系的体验教育平台。
艺术中心位于主楼五、六层,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这里有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汇集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将艺术、教育、技能与健康成长完美结合,重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构建培训课程与艺术实践相融合的教育体系,“让艺术融入生活”。
演艺中心位于主楼东南,建筑面积为3750平方米,观众席分上下两层,可容纳733人。演艺中心与知名儿童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儿童艺术实践为主的演出、研讨,为青少年艺术修养,艺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体化的戏剧教育、演出服务。
交流中心(洛士文交流营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