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楼是正定历史上一座名楼,有“畿南名楼”“镇府巨观”之美誉,历代文人墨客吟咏颇多。正定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称,阳和楼称为九楼之首。
阳和楼位于正定城内燕赵南大街中段,原为唐朝自称南门,金元时期重建园区创作演艺中心,明清均有修葺。阳和楼面阔七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高大广阔。楼檐南面正中悬“阳和楼”匾额,北面悬“广大高明”匾额。建立在高敞的砖台上,两侧各有碑亭一座。砖台跨街而建,如城门形式,台下有圆形拱门,左右各一,将行人车辆分为上下道。砖台高14米,楼高17米,整座建筑高大雄伟。
1933年,我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来正定考察古建筑时,对阳和楼给予高度赞美。在他的《正定调查纪略》中这样写道:“七间大殿立在大砖台上,予人的印象,与天安门端门极为类似,在大街上横跨着拦住去路,庄严尤过于罗马君士坦丁的凯旋门。”
阳和楼面南两门洞间夹建一座小巧别致的关帝庙,规模虽不很大,但设置十分完备。庙前有月台多层。第一层上有一对石狮子、一对旗杆;第二层上又有一对石狮;第三层上有牌楼三间;牌楼之后,又有二层平台,两旁围以精美的石栏,前有阶级引上,达于庙门。这种布局使阳和楼在雄壮之中又多了几分繁丽。
对于建筑学家们来说,阳和楼和它前面的关帝庙都有许多可供研究的地方,它的梁架结构最为精巧,其斗拱无论是在分布上,还是与梁架的交接上都有许多罕见之处,是弥足珍贵的古建筑实物。
2014年,正定县委、县政府聘请梁思成弟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黛姮担任总设计师,对阳和楼进行复原性重建。这次重建依照阳和楼考古基址、梁思成拍摄的老照片及绘制的细部图纸进行设计施工。2017年9月2日,阳和楼正式落成揭牌,并对社会免费开放。
地址:河北省正定县城中心至南城门的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