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条有故事的胡同都是治愈系

  • 2020-09-17 10:58:04
  • TimeOut北京

生活在北京,逛胡同就是日常。“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似牛毛”它们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鲜活,生猛,接地气。记载着时代风貌,也存储了时光记忆。每一条胡同都有历史,每一条胡同都有故事。每一条胡同,都可能是你的生活解药,日常治愈你疲惫的心。秋日正好,愿你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溜溜达达,满心美好。

01 香饵胡同

第一次听闻香饵胡同,是因为吃重庆小面的“网红”胖妹面庄坐落在这条胡同里。而胡同里其它的店铺也都不负众望的好吃好玩又十分有意思。近来人气颇高的香饵胡同,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交道口南大街。

一条窄窄的胡同里隐藏着网红餐厅、书店、咖啡馆、小酒馆还有酒店。而四周的院子里,北京本地人和外国旅居者共同生活,保留着古老又不乏自然更新。

从胡同口一拐,就看到了念念行旅,这家由共享际与春风習習共同打造的酒店本身就像是一本摆在街边的立体杂志。几扇透亮的落地窗;简洁但清晰醒目的门头;24小时不打烊的春风習習杂志馆,还有老北京胡同阳光下的静谧露台。

这里的内容也不只是杂志和酒店,深夜食堂一样的居酒屋「醉虎传」、北京高人气食肆「胖妹面庄」、惊艳亮相的姊妹甜品「胖妹拾糖」、兼具美味与艺术的「好利来」,为大家探索、阅读胡同文化,提供独一无二的专属体验。

而「两杯两杯」作为基于年轻人文化的嵌入式咖啡品牌也被引入其中,在这家门店,无论你选择两杯两杯招牌白咖啡,还是夏日特饮 or 法式甜点,它们都将温暖而贴切地带你融入环境,彻底得到身心的放松。

顺着胡同继续向前走,便是一片居民区了,这里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胡同边偶尔存在的矮房子,墙壁上爬满了郁郁葱葱的爬山虎,加上红色大门的映衬与周围统一的灰砖瓦房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间写着红字白底“艺术年华美发”门牌的美发店,十分复古有趣。走在胡同里,还能听到“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像是回到小时候,别有一番味道。

02 百花深处胡同

陈升的一首《One night in Beijing》唱红了一条胡同——百花深处。“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人说百花地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百花深处胡同就在护国寺街以北,是一条不长却弯弯绕绕的胡同。

历史上的百花深处胡同,是一对张姓夫妇种花植树堆砌山石,打造而成的一处田园风光,于是不少文人墨客纷纷来赏花看景。不过可惜的是,到了清代逐渐荒芜,空留一个浪漫雅致的地名。

在中国摇滚泛滥的年代。胡同的深处,“新街口百花深处胡同16号”是张晓微的百花录音棚的所在。百花应该是北京最早的几个录音棚之一,当年不少音乐人在这里折腾过音乐、折腾过梦想。《北京摇滚》出自于此、唐朝的《唐朝》、张楚的《姐姐》和何勇的《垃圾场》出自于此、更多的摇滚乐手专辑和小样都出自于此,甚至连《雨果》发烧碟中的许多也出自于此。

背着相机在胡同里走走停停,还能隐隐约约听到胡同里的人家在放着京剧,随手拍下胡同里的风景,也想要体会一下百花深处的魅力。一位大爷经过身边,笑着问:上回也有人来这里拍照呢,真不知道你们来照什么?看来因为这个引人遐想的名字,不知道多少人专程来看过这条胡同。

百花深处胡同27号,几个姑娘在这儿打造了一处青年旅舍,大厅正中的玻璃屋顶,绿植遍布,投下星星点点的阳光,实在浪漫。二层的天台,更是充满好景致,耳畔时时想起升哥的这首《One night in Beijing》。

03 东不压桥胡同

在胡同里溜溜达达转悠了一天,正在看着地图寻找婉容故居的TO君,碰到了这条东不压桥胡同,着实被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这条胡同里也没有桥,为什么叫东不压桥呢?东不压又是什么意思呢?带着疑惑,先逛一圈再说。

东不压桥胡同北起帽儿胡同,南至地安门东大街,东与雨儿胡同、福祥胡同相通,西与拐捧胡同相通。刚走进胡同,满眼的好风景,青砖高墙、宽阔河道、绿荫鲜花、碎石步道。

北京难得的蓝天白云,初秋带着阵阵凉爽的微风,吹着河边高大的柳树枝和生机勃勃的绿植,像是走进了哪个王公贵族的后花园。胡同边的大院里,有本地居民在居住,也有隐秘的咖啡馆,还有文艺范儿十足的书店,而这些惊喜就需要你自行解锁啦!

说回东不压桥胡同名字的由来。据说很久以前,这里有座桥叫东不量桥,到明代时期,在平安大街附近修建了一座西不量桥。后来明代改建北京城时,将皇城北墙和东墙向外扩展,结果把西步量桥压住了一部分,而东边的东部量桥没有压上,人们就把这两座桥叫成了“东不压桥”和“西压桥”。

1955年,玉河河道被改为暗沟,东不压桥被拆除了,留下的桥拱被埋入了地下。所以,1955年以后出生的人,都没有见到这条水系。虽然这座桥看不到了,但是因桥得名的东不压桥胡同一直保留了下来。

南锣鼓巷里每天游人如织,而在这热闹的地界儿附近,却有一处清静别致的去处--东不压桥胡同。《儿女英雄传》的作者文康,青龙桥铁路的设计者詹天佑都曾在东不压胡同居住过,且旧居仍然保存着。因为知道的人不是很多,所以比较清静,还有相当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04 帽儿胡同

来到南锣鼓巷,大多数的人都只会在主街倘佯。但最能体现出独特魅力的还是那些相对幽静的胡同,胡同里历史的沉淀与厚重,也需要我们自己切身去体会。老北京著名十大胡同之一的帽儿胡同就是其中之一。

帽儿胡同坐落于南锣鼓巷的西八条,南邻雨儿胡同、北邻景阳胡同,与什刹海仅一街之隔。清朝时,这可是达官贵人聚居的地方,整个一条街住的都是名人。在“群星璀璨”的帽儿胡同中,最吸引人的当属末代皇后婉容的故居了。婉容直至16岁大婚出嫁前一直居住于此,这里也被称为“娘娘府”。不过遗憾的是现在没有对外开放。

看了末代皇后婉容故居后,还可以沿胡同一路向东走大约30米,路北开了一家有些年头的小商店,卖老北京酸奶、酸梅汁、北冰洋汽水和一些小商品,有时会碰到一位老先生坐在店口的板凳上向来往游人讲述老北京的故事。你可以在小店儿门前坐下来歇歇脚,买上一瓶老北京的特色饮料,听老先生给你讲讲评书版的老北京故事,绝对过瘾。

继续沿着胡同向东走,往前大约80米就是文昱宅了。这里以前是清朝大学士文昱的老宅子,后历经转手成为冯国璋的故居。冯国璋是民国时期的直系军阀,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

故居东侧是当时京城最出名的私人花园可园,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据说,清代大学士文昱身居要职,他动用了大量财力从南方运送来石料、木材,修建了这座当时闻名京城的苏州园林式私人花园。可园的东边是一座王爷府,斜对过是达贝子府,都还保留了四合院的格局,只是不对外开放。

05 雨儿胡同

从喧闹的南锣鼓巷南头进入,西侧的第三条胡同,便是雨儿胡同了。这里的东入口并不十分明显,因着南锣鼓巷周边开设着样式各异的特色店铺,若不加留意,很容易就会被错过了。入口一侧灰墙上悬挂着标识牌,红底白字写着“雨儿胡同”。

漫步在秋高气爽的雨儿胡同,心中开阔却毫无诗趣,但天空中仿佛飘荡着墨香。雨儿胡同卧虎藏龙,著名画家齐白石曾经住过雨儿胡同13号,现为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院子的正房是白石老人的起居室和画室,东西厢房里陈设着他的生平照片和仿真作品,倒坐房里常年播放上世纪50年代拍摄反映齐白石生平及创作的纪录片,十分珍贵,值得你坐下来观看。遗憾的是因为疫情,目前暂未开放。

除去这里,清代八旗值年旗衙门曾位于胡同北侧;民国时期北海公园董事会会长董叔平的故居坐落于此;新中国成立后,开国元勋中的元帅罗荣桓、大将粟裕、大将谭政,也都在雨儿胡同居住过,让这条古老的胡同更增加了不少人文气息。

去年实现胡同不停车的雨儿胡同没有了停车占道,胡同里变得宽敞了,一眼望去视野十分开阔。胡同内新铺装的地面,花架旁的花池里种植着葡萄藤,正沿着花架边缘向上生长。

沿着胡同向前走,两旁的灰砖瓦房与高大的树木相辅相成,抬头就可以看到湛蓝的天空和白云,不同于其它老北京胡同的气息,这里更安静,也更干净。区别于游客,胡同里傍晚出来遛弯儿的人变多了,等到葡萄爬满架子,再约上三五个老街坊,喝茶纳凉聊聊天,像是回到儿时的老北京胡同了。

走到胡同的另一头,不同于东入口的不起眼,西面入口抬眼便是一个高大庄严的牌坊,隶书体的雨儿两个大字更是典雅美观。而走到这里,也就到了前面提到的东不压桥胡同了。

除了上面TO君介绍的几条胡同,北京还有很多名字很有意思的胡同,也一并推荐给大家~

黑芝麻胡同

据传是胡同内有一位姓何的人,开了一间糊纸马的作坊,人们称他何纸马,后人以其谐音称为黑芝麻,到清朝时期便称为黑芝麻胡同了。胡同东起南锣鼓巷,西止南下洼子胡同。

后圆恩寺胡同

顾名思义,这条胡同因为圆恩寺得名。还有一条是前圆恩寺胡同。胡同位于鼓楼东大街南侧,呈东西走向。蒋介石行辕、茅盾故居均坐落于此。

菊儿胡同

明朝时称局儿胡同,乾隆时称橘儿胡同,到了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菊儿胡同位于北京东城区西北部,其三号、五号、七号是清光绪大臣荣禄的宅邸,七号后来做过阿富汗大使馆,四十一号的前身则为寺庙。由此可见菊儿胡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金鱼胡同

位于灯市口大街南侧。不同于其它胡同的狭窄,金鱼胡同西口宽12米,东口宽44米,可算是条马路了。著名的吉祥戏院和东来顺饭庄都设在这里。和平宾馆、王府饭店也屹立在胡同两侧。

豆腐池胡同

豆腐池胡同,西起旧鼓楼大街,东至宝钞胡同。明朝时称“豆腐陈胡同”,疑是陈姓做豆腐者居此,清时“陈”字讹传为“池”,遂为豆腐池胡同。东段十五号为杨昌济(毛泽东岳父)故宅,民国七年毛泽东来京曾居住于此。

好啦,TO君的推荐就到这里了,你是不是也逛过很多北京有意思的胡同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给我们哦~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