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骨山下的古城堡,逾发显出城墙的凝重

  • 2021-04-09 13:01:48
  • 北京京郊游

白马关向东便是响水峪,又一道关口险要,严密布防,绝无遗漏。沿路东南而行,群山连绵,毛石垒砌的城墙蜿蜒山巅。那是长城,连接起座座敌楼,犹如巨龙,身披盔甲,高低起伏,让人望而生畏。再向东行便是西坨古关口。

坨古于古时写作“驼骨”。民国《密云县志》做了详细解释:驼骨山因二山连亘而得名,一座叫青草顶,另一座叫柏查山,如驼峰耸立,合之则统名曰驼骨山。依据此山,两侧便有东驼骨与西驼骨两座关口。古时军事重地,均建城堡。“驼骨”二字于现代有了变化,不知何时改写为“坨古”,读音相同。

西驼骨关,明永乐年间建造,关口建于山口,能走骑兵,战略意义极为重要,关下建有城堡。进入西坨古村,看到长城文保碑“西坨古城堡”。此处为城堡南门,门洞已无,如同墙上开出的豁口,两侧还有残墙,大块毛石垒砌。西侧一段做了维修,水泥勾缝,冲淡了古韵。城门外装有健身器材,村民们可在这里休憩。

城堡西墙外是牤牛河,虽是初春,河上的冰雪并没融化,洁白无瑕的冰面,衬起垒砌的黑褐色毛石,逾发显出城墙的凝重。

北城墙保存较好,连向东面,墙外已为坡路,一路向上,城墙随之降低。走到东北角,已与城墙等高,可直接登上城墙。北墙上宽约5米,内里碎石充填,向下能看到内城墙,民居建筑依靠墙体而建。

站在墙上抬头北望,山上敌楼耸立。楼体不是正方,村里人依形称扁楼,又依箭窗数量而称四眼楼,外人因村名而称驼扁楼。细观垛口上,竟有残缺的墙体,那是楼橹,当年也是座完美楼。四眼楼下便是西坨古关,相距约1.5公里。此沟向北,翻过山就是河北滦平。

进入村里,街上能看到城砖,还有门前大块条石铺就的几级石阶。村里人现在用自家打的水井,村有古井三口,一口盖着木板盖子,还在使用。村里大姓有周、彭两家,以前扛长活来到这里,留下之后渐为村落。村子属不老屯镇,下辖7个自然村,村民约350户,700多口人。按自然村算,本村便占去近一半,约140户,近300口人,是个大村。城堡地方有限,一半村民住在城外。

西坨古关向东再行5公里为东坨古关。志书中形容地形“北平南险,通单骑”,能走骑兵的小路也很重要,建立关口,下有东坨古城堡。至民国《密云县志》时已是有关无堡了,城堡很早就已消失,已无遗迹。现在美丽乡村建设,村落发展很快,面貌为之一新。东坨古关再行约2.5公里便是陈家峪。

陈家峪紧邻潮河川,明代属石塘路,在白马关下管辖。再确切些,此地正是与古北口的辖区分界。古北口、潮河川的关寨是明洪武年建的,而自陈家峪向西的白马关一线关寨晚几十年,为明永乐年建。古北口为重点,白马关补充完善,两条古道形成完整防卫体系。

陈家峪因关寨而名。《方舆纪要》中说,陈家峪堡,亦曰陈家峪关。关口之内再建堡寨,内外呼应,形成防御纵深,之后渐为村落。有村民说,过去曾有陈姓将领在这里守城。也有传说穆桂英、杨家将在这里打仗,留下故事传说而得名。不论怎样,村里并无陈姓。

城堡东靠山,西临河,地带狭长,形状并不规则,南北长约170米,东西宽约80米,东北角、西南角是直角,其余呈弧状,地形所限。牤牛河从城西流过,过了河便是村口,有长城文保碑“陈家峪城堡”竖立。

陈家峪现属不老屯镇,下辖7个自然村:郝家、北台子、下家、水泉子、陈家峪、张家台、里苍峪,138户,340人。仅算本村,只有10来户,30多人。当地人说,八路军在这一带打过日本鬼子,有伤员住过北面山里等相关抗日故事。

村北约1里,有岔路口,偏于东北走进山沟。这里是西台子沟,村里人称戏台子沟。北行约3里,山路渐窄,山顶上可见到敌楼。有长城文保碑立于道旁,上书“关门水关遗址”。清代地图有绘,陈家峪口是吊马河口、乍儿峪口西部的重要关口,古书中形容这里平漫,能走骑兵。河道较宽,当年建有关墙,不知何年拆毁,路边山体上还存有残墙。沟里河道宽阔,布满鹅卵石,圆滚溜滑,踩撞出哗哗声响,似乎讲述着关口的故事与河道的沧桑。

自关门水关遗址向北,山上耸立着完整的三眼敌楼,上建楼橹,驴友把这种敌楼誉为完美楼。墙体、垛口、排水孔、插旗石、女儿墙保存基本完好。

站在敌楼上向下望,这一带的山势地形皆入眼底。东面山梁条条,苍房峪、寨子沟、水石浒沟、龙潭北沟隐于山梁之下。各处山顶建起座座敌楼,哪里有情况,燃起烽火,一目了然。戏台子沟铺就的水泥路,弯曲延伸,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白练。

东北方群峰连绵,一峰形状特殊,格外醒目,山尖如桃,歪向一侧,当地人称歪驼山,即是古时称的驼骨山。

Tips:

自北京城区乘980快至密云城区,在大剧院换密26路、密27路等可到达东坨古村,去领略新农村的景象。行程78.57公里。

自北京城区乘980 快至密云城区,在大剧院坐密26路、密27路等也可到达陈家峪。

自陈家峪村向北走不远,有路口,向里拐为西台子沟,里面有关门水关遗址可以游览。再向里走,可以去看完美楼。楼窗口前有砖石,攀登进楼时要小心,注意安全。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