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大地,人间景象万般旖旎,明十三陵-长陵景区红墙内外花海隐现。
北京赏花:长陵海棠
赏西府海棠、百年老树杜梨、花开似锦、绚丽多彩、春光明媚,踏青赏花,春游十三陵,一片春意盎然。
长陵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的清明至五一这段时间它都会用最美的姿态如约而至。漫步长陵,在不经意间遇见红墙琉璃瓦映衬下的一抹姹紫嫣红。宫殿楼宇,海棠斗艳这生机勃勃,吸引了无数游人。
西府海棠繁花似锦,绚丽多彩。虽然这是皇家陵寝,但春季的美景,也使这里美不胜收。殿宇被这绚烂的颜色装扮。花儿就在这里静静地开,静静地落。重重花瓣,白里带粉,粉里透红,在碧叶陪衬下,分外妖娆娇艳。
与古老王陵相配的是这里不仅有近百年的西府海棠更有上百年的杜梨王,如今每逢春季到来依然花开似锦,不禁令人感叹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参天的杜梨满树的花会在一夜间悄然开放,洁白的薄薄的花瓣,细细的银丝勾勒出纤细的花蕊这里已成为长陵春季的一道风景。游人到此都要欣赏观看 。
斑驳粗壮的树干,褐色干裂的纹路无声无息地书写着她苍劲的年轮。每年的谷雨时节,就是它花开的时候,一树繁密的白花,一簇簇如玉簪般的花朵,开满了整个树冠,成为这里最美的风景。
在十三陵周边再为您推荐几个登高赏春好地方。
蟒山
知名度最高的山
海拔643米,为昌平区著名山峰之一,位于昌平县城东北5公里处,是北京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石佛和国内最大的人工天池,这里四季游客如织,也是户外驴友经常光顾之地。
因为疫情原因,蟒山暂未开放
北山
人气最旺的山
海拔200~280米,因位于昌平县城之北而得此俗称,其东起东山口西至昌平西环里,呈东西走向绵延数公里,上山之路不计其数,为爬山爱好者早操课首选之地。
温馨贴士:眺望水库、县城,欣赏山上残存的明代东山口、中山口及十三陵南罗墙遗址。
天寿山
对昌平城的诞生贡献最大的山
原名黄土山,主峰老龙背海拨760米,其山脚下坐落着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帝王陵群“明十三陵”。1409年明成祖朱棣改黄土山为天寿山,从此,明朝历代帝王陆续在天寿山两侧修建了13座皇陵。天寿山对昌平城市的诞生及定位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昌平城从秦汉时的一座边防小镇,一跃成为京师之枕和明清畿辅。
温馨提示:登山远望昌平最漂亮最长的中轴线:石牌坊~大宫门~碑楼~神路~五孔桥~长陵~天寿山。
大敦山
一座和美食有关的山
海拔480米,大敦山位于昌平区十三陵镇上口村北。传说,汉光武帝刘秀驾前大将马武占山练兵之地,至今村民仍习惯叫“马武寨”。近些年,上口村马武宴吸引了不少食客前来,村内有“昌延县”旧址、昌平区医院前身“大众医药社”旧址、九圣庙及灰岭口长城遗迹等。
推荐赏春内容:爬山、踏青、赏山桃花、山杏花及山楂花等等。
推荐美食:上口村“马武宴”和下口村“天麻宴”。
双龙山
京北“小黄山主峰海拔高度988米,位于昌平区十三陵镇碓臼峪村西3公里处,属国家AA级旅游景点,南距昌平县城20公里,其自然生态环境极佳,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这里山林碧绿,花野草萌,瓜果飘香,千米荫棚,古藤缠树,峻峰怪石,有着浓郁的“野趣”,适合登山休闲赏花。
美食推荐:麻峪房村“嘎嘎宴”和碓臼峪村农家饭 。
大峪山
可欣赏十三陵全貌的山
海拨580米,位于十三陵镇昭陵村北,从定陵、昭陵村、燕子口村皆可登顶,峰顶部有护林瞭望亭一座,沿垭口北侧下山可去往燕子口、康陵等村。大峪山东侧为小峪山,山下即是地下宫殿对外开放的明定陵。
美食推荐:昭陵大河套农庄的农家饭、九龙池炖大鱼和昌平名宴之康陵“春饼宴”。
虎峪山
“虎峪辉金”曾经的燕平八景之一
主峰海拔近900米,位于南口镇虎峪村北。虎峪山西临南口名山“降蓬顶”,北迤磨盘山,一条长达7公里的沟谷,一年四季有水,景区内有山、有湖、有石洞、有天桥及烈女峰、一线天等众多景点。
温馨提示:景区门票15元。
银山燕平八景之一
海拔730米,为军都山余脉,是昌平著名山峰之一,位于延寿镇西湖村附近,距县城30余公里,是中国现存辽塔最多的风景区,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国家4A景区。银山因悬崖陡峭如同高大的墙壁一样,色黑如铁,传说冬季飞雪如银色,故又称"铁壁银山",在明清时代曾被列为 "燕平八景"之一。景区特点是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高,山美源于漫山遍野的松、柏、橡树,颜色也随着树种的变化而呈现深绿、浅绿等不同色彩。
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走出家门走向这美妙的大自然与墙粉一起感受春日阳光,静享山居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