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方圆百里最大的庙宇建筑

  • 2021-05-05 23:07:10
  • 河北文化旅游

圣姑庙相传是汉光武帝修建,是方圆百里最大的庙宇建筑。元代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在原庙东侧筑高台重建,明、清两代多次扩建而成。据史料记载,"燕赵齐鲁之民,虽千百里之远,致香火者如织"。1945年5月,该庙在抗日战火中遭到毁坏。2012年重新修复,相传圣姑,字女君,为周代末的安平县会沃村人氏,以其智救汉光武帝刘秀和侍奉父母终生不嫁被传颂为忠孝双全的女圣人。

圣姑庙由牌楼、碑亭、蹬道、门屋、工字殿、寝宫殿、观稼亭6个主体建筑组成,布置在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上。钟鼓楼和配殿左右对称,为比较典型的中国传统寺庙布局。

据1935年营造学社调查,牌坊重建于1932年,位于庙南25米的方形台基上,面南而建,为三间四柱歇山顶琉璃牌坊。四柱为方柱,金柱粗290,次间柱粗230,南北都设有圆戗柱。四个夹杆石上有精美的浮雕和兽首。牌坊设11踩斗拱,施彩绘。瓦黄琉璃瓦,安正吻、垂吻,正脊中设塔刹,垂脊安仙人、走兽。牌坊正中横匾刻五个大字"孝感圣姑庙"。穿过牌坊,沿着石甬路向北5米就是碑亭,与牌坊同位于一个台基上。碑亭为青砖青瓦硬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正脊设瓦片拼成的花脊。碑亭内东西各有四座石碑,石碑高大雕刻精细,石碑上帽雕有盘龙云海,龙体透花栩栩如生,立体感极强。石碑两边雕有八仙,人物凸出碑面生动活泼。

碑亭外东西还各有一个白色巨大的石碑,因为年代久远,碑面凸凹不平已看不清字迹。走过碑亭,迎面就是高大宏伟的圣姑庙台。台宽23米,长68米,高5.3米。台阶向外凸出近10米,由条石砌成,两边垂带上设条石女儿墙。登上30级台阶是圣姑庙的门屋。门屋仅一间,硬山布瓦顶,设正脊、正吻、垂脊、垂兽。门屋南,东西两侧各有一个配房,面阔进深均为一间,占地面积仅有4.6平方米,屋面为卷棚硬山布瓦顶,内供土地、蚤王。过门屋,是钟楼和鼓楼,与门屋平齐,而且大小也完全一致,面阔2.9米,进深2.8米。钟鼓楼外观是二层,一层面北开门,一、二层层间设砖檐出挑,二层四面设砖券窗采光。屋面为硬山布瓦顶,设正脊、正吻、垂脊、垂兽,正脊中间设宝顶。但由于钟鼓楼开间很小,楼内不可能设楼梯,所以楼内仅为一层。钟鼓楼北面东西两侧设配殿,面阔3间,进深1间,也是硬山布瓦顶,设正脊、正吻、垂脊、垂兽。

庙门正北是高高的天灯杆,后面有一个2.6米长的香池,上庙的人多时,香客进不了庙殿,就把香投入池里。再北为正殿,殿的平面,系于前后二殿之间,以柱廊连接,成为工字形。前后殿都是面阔三间,进深显三间,上覆单檐歇山顶,面积外观完全相同。柱廊平面正方形,进深显二间,即 今日俗称的穿堂。

工字殿所有阑额、普拍枋及昂嘴形状,都和定兴县慈云阁一致。唯昂系假昂,后部秤杆乃撑头木所延长。上部梁架,因为平面采取工字形的关系,结构比较复杂。梁架有两点特征。一、梁架富于变化。二、尽量利用天然木材不加斫削。关于后者,如稍间的顺爬梁,外端置于外檐斗拱上面,比内侧置于四椽栿上者,约低半米,乃选用天然弯曲的木料,以当其任。工字殿外东西两侧在庙台上设有磴道,可以下到庙外。工字殿北是寝宫殿和观稼亭。寝宫殿面阔三间,进深3间,后出廊,为卷棚布瓦顶。东西山墙上有腰墙和腰门把前后院隔开。观稼亭面阔三间,进深2间,前出廊,为卷棚布瓦顶。

圣姑庙怀古

高台隐隐耸云霄, 积雪年深尚未消。

满地寒花堆榾柮, 一团清影散琼瑶。

仙翁赏处迷银鹿,神女欢时失玉翘。

千载博陵形胜地,巍峨楼阁望中遥。

这是明代文人耿熙登临安平圣姑庙时发自内心的慨叹。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为民街243号

门票:免费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