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这类特殊的博物馆中藏着太多课本里的秘密!八座最著名的都给大家找齐了

  • 2021-06-03 09:24:44
  • 大小爱玩

除却我们常说的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帝都其实还有一类特殊的博物馆,语文和历史课本里,总有它们的身影,说是娃现成的研学基地也不为过,它们就是——各种名人故居。

正值建党百年,红色经典故事,干巴巴地讲不是,不讲也不是。那莫不如带娃直接去逛故居、寻名人,博物馆里看真实的一花一木一世界。

仁人志士辈出的地儿,名人故居就会格外多。要说去名人故居看什么?小爱还是颇有心得的:一花一树都藏着不寻常的秘密;能够看到名人藏在心底的愿望;也能看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嗜好。

京城最有名的,当属“八大故居”。至今仍原状陈列着,那里面藏着的故事,和这座城市一样丰富!走进去,你才会真正感受到:爱国未必就是枪林弹雨的战斗;有时候,也是柴米油盐的生活。

李大钊故居

从1916年夏至1927年春,李大钊在北京工作、生活了整十年,先后居住过八个地方。其中,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钊一家定居于此宅院将近四年,这也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因此才将此地订立为“李大钊故居”。

故居为一小三合院,占地面积也只有约550平方米。这样的小院儿,想当年在北京城里随处可见。家中的陈设很朴素,都是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具。即便如此,这个小院儿也不是李大钊买下来的,而是租住的。

但其实,李大钊自担任北大图书馆馆长起,收入还是不少的,比起一般劳动者高20倍不止。可是他将收入的2/3都用在了革命事业上,剩下的1/3也绝大多数用于救助困难同学和穷苦百姓了。他自家的日子过得清贫,也就不难理解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大钊故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价值。中共北方党组织的一些重要会议,都曾安排在李大钊的书房内召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

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面积不是很大,为三开间小四合院,是鲁迅先生1924年春天,自己设计改建的,同年5月便搬来居住,一直住到1926年8月,他离开北京,去到南方。1929年5月和1932年11月,鲁迅两次从上海回北京看望母亲,也是住在这里。

在这里,鲁迅完成了许多战斗作品,《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都是在这里写成的,还能看到珍贵的手稿。这位文学巨匠的一生,也可以在这座大房子中略读一番。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这是鲁迅在散文《秋夜》开篇的句子。只可惜,两棵枣树早已不再,只剩先生当年亲手栽种的丁香枝繁叶茂,几乎快遮挡住了院子里的天空。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

宋庆龄故居

走进宋庆龄故居,可以用质朴来形容这儿的设施。与繁华热闹的后海相比,这里算是闹中取静;里面有曲径的回廊、嶙峋的山石和参天的古树,从故居环境就可以看出宋庆龄谦和宁静的秉性。

宋庆龄虽然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但从小并没有什么娇生惯养的恶习。在她有生之年,一直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故居里的这座二层小楼,就是最好的证明。

故居内珍藏着一把德国毛瑟手枪和20发子弹。不说您可能不知道,这正是孙中山先生送给宋庆龄先生的结婚信物。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手枪用来防身和自我了断,是所有生活在风口浪尖上的革命者早已有的“默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

茅盾故居

茅盾先生生前的最后六年,都是在这个院子里独过的。这座院落,比起旁边的深宅大院,充其量算是个小门小户了。四合院大门前有一对长方形门墩,石墩不大,几个侧面都绘有吉祥如意的花卉纹饰,是典型的北京中产之家风格。

步入院门,迎面雪白的墙壁上镶嵌着由邓颖超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四个大字,格外醒目。院子里丝毫没有奢华繁复的装饰,相信如此静谧的环境,可以使茅盾先生暂且忘记文革的纷争。

解放后至1965年,茅盾曾出任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1985年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后,四合院的前院辟为展厅,介绍茅盾的生平和著作,正房前有一尊汉白玉的茅盾半身像。原本,碧绿的葡萄架下,有一个木制的小秋千,那是家人为茅盾小孙女安装的。老人健在的时候,曾时常陪孙女在这里玩耍。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

詹天佑纪念馆

詹天佑纪念馆坐落于八达岭长城风景区,建在京张铁路的八达岭隧道上方,是为纪念近代中国铁路先驱、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一詹天佑先生所建的一座专题纪念馆。詹天佑是广东人,曾是第一批留美学生,也是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那时候出国留学,是件生死未卜的事情。而他愣是闯过重重难关,以学霸的姿态,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他在当时的学习中发现,铁路才是能让当时的中国真正走向富强的道路。于是,他开始专攻物理、化学、水利、凿岩、铁路工程等等课程。

1905年,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利用“竖井施工法”和“人”字线路,只用4年便使铁路成功通车。他曾说:“各出所学,各尽所能,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地址:北京市延庆区G6京藏高速58号出口八达岭长城北侧

郭沫若故居

安静时的什刹海,风景优美,这里坐拥着诸多名人故居,位于前海西沿恭王府对面的郭沫若故居独树一帜。这是一座大型四合院,格局极为讲究。大门内有一座树木点缀的土丘,二门内的五间北房分别为工作室、会客厅、卧室和两个厢房。

在这个清静的空间里,郭沫若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15年,院内由郭沫若夫妇亲手栽种的银杏、牡丹,让后人看来颇有感触。郭沫若先生一生写了11部话剧,而其中《屈原》里的婵娟,就是以其夫人于立群为原型写成的。郭沫若与夫人感性甚好,当年于立群生病回南方养病,他就带着孩子一起栽种了一棵他和夫人最喜爱的银杏树,取名“妈妈树”,为夫人祈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

老舍故居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写了一辈子北京”的老舍先生,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其中解放前九处,解放后一处。解放后的这一处,正式老舍故居所在。老舍先生在这里居住直至辞世,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这里也是举世闻名的“丹柿小院”,是老舍先生的粉丝们的朝圣之地。故居的主体,是一处三合院,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院内正房为北房三间,左右各带一间耳房。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为卧室,西耳房即为老舍的书房。书桌对着东门,一转身就可以拿到嵌在墙上书橱里的书籍,书桌是硬木镶大理石的。还有老舍生前用过的眼镜、钢笔、墨水瓶、烟灰缸、台灯、收音机和台历等。就在这间小屋子里,老舍写了著名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及《全家福》等,还有为纪念其父而作的《神拳》等 20余部剧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

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先生出生于北京,在北京先后拥有两处宅院。第一座宅院位于位于东城无量大人胡同(后改红星胡同),规模很大,分为东西两路院落,其间还设有跨院。抗战时期梅先生避居香港,蓄须明志,拒绝为日伪演出,经济日渐困难,终于将此宅售与柯氏。

现在的故居便是第二座宅院,是梅兰芳先生1950-1961年的住所。这个四合院规模要小很多,分为前后三进。院中花木多为梅兰芳手植。晚年的梅先生经常在院中舞剑、练功,并与孙辈玩耍。此宅保存完好,现被设为梅兰芳纪念馆。

馆内有珍贵藏品32421件,多为梅兰芳的亲人捐献,包括剧本、图书、照片、剧单、字画、信件、实物等。小爱觉得,馆内最吸引人的,当属梅兰芳本人和一些老艺人历年的便服、剧装照片,梅氏与国外知名戏剧家的合影照片,以及从清末至现代在各剧场或堂会演出的戏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大街9号

其实北京的故居还有很多很多,比如齐白石故居、蔡元培故居、沈家本故居、李渔故居、龚自珍故居、谭嗣同故居等等。每一处故居,都记录下了一段不寻常的历史。借着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建档百年难得的时间点,不如带娃逐个逛逛这些名人们的故居,相信您和娃都会收获一份特别的经历与感悟~

  • 编辑:刘瑞莹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