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故里,大儒之乡,谦谦君子,长身鹤立,在河北有这样一座小镇,因儒学集大成者董仲舒而闻名,因圣贤之光而熠熠生辉,让我们来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广川镇董子文化园,寻一抹历史的浓香。
“广川”之名最早见于郦道元的《水经注》:齐恒公时期这里曾是齐国的属地,在战国时期又归属于赵;西汉初年,于此置广川县,属信都郡;汉景帝前元二年,这里以繁荣兴旺、物阜民丰建城设关封为广川国,当时的广川国管辖十七县,辖区为现南宫、故城以北,武邑、景县以南,滏阳河西岸以东,可谓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就在这样一个景色秀美之地,诞生了儒家之集大成者——董仲舒。司马迁曾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记载,“董仲舒,广川人也”;《资治通鉴·汉纪九·世孝武皇帝上之上》曰:“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广川董仲舒”。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继承并发展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说,融合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学派思想,建立了新的儒学体系,是华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武帝采用了他“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政治大一统后的思想文化统一,至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思想,影响中国近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华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社科院马勇教授在《旷世大儒董仲舒》中评价其为“中国传统政治的总设计师”。
今天的广川镇成为了一个集观光、祭拜、体验、学习、休闲于一体的儒学风情小镇和文化旅游名城。其中最为出彩的董子文化园,总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180平方米,是国际儒学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和标志性儒学文化中心。
董子文化园被誉为“京南第一园”。园区主要借鉴美国罗斯福公园的设计理念,根据西汉社会背景和董子学说,吸纳双龙戏珠图案,分为叙事和纪念两条游览主线:叙事主线位于园区西南部,主要由董故园和天策园组成;而另一条纪念主线位于园区东部,由天人合一坛、大一统桥、董圣殿、鼎湖、董圣广场、钟鼓楼、枫林书山、繁露瀑布等组成。
园区景观以儒家“六艺”为主题,使您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历史人文气息;在水系布置上,园区则参照了董子“问鼎”的故事,模仿“鼎”的形状进行设计与呈现。董圣殿、董宅碑、阴阳双桥、五行圣潭、梅岗春梦、汉风门阙等一系列的景点,恢宏壮观、看点十足,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
作为董子故里,历经广川国、广川郡、广川县到广川镇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这里已经形成了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儒乡文化。从董子墓、董子舍园、汉墓群到建设董子文化园的一脉相承,这里构筑和再现了古韵深厚、儒风犹存的文化传承风貌。如此精心的设计搭配上以祭董、寻根、论坛为核心的主题文化节,董子文化园以全景式的风貌散发着董子文化的恒久魅力。
文化深厚、底蕴悠长、生态丰腴、蓬勃发展……董子文化园始终以儒雅之姿迎远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