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北大寺(沧州清真北大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区解放中路回民聚居区的中心,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与广州怀圣寺、泉州清真寺、济宁清真寺齐名。著名的穆斯林聚集地,第一部汉译《古兰经》就在此诞生。
该寺始建于明朝建文末年,历时18载,于1420年落成,主建人是原北大寺主教阿訇吴学孟的十六世掌教祖先吴氏。因吴家当时的一位 亲戚在宫廷任“东丝”,宫廷曾拨地40顷做资金,加上沧州回族居民慷慨相助而成。明永乐初年,为此建寺拨地40顷,由同入深化改革州之张、王、李、刘、尹、代、马、回、吴九九回族筹建,在沧同族慷慨资助,于永乐十八年(1420)落成,为我国地区较大的清真寺之一。清代、民国两次修葺。1966年曾遭破损,1980年政府拨款修缮,恢复原貌,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真北大寺,寺大门坐东面北,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8平方米。其中礼拜大殿1350平方米,殿堂1080平方米,砖木结构。北大寺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其中礼拜大殿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大殿庄严宏伟,由前中后三殿和古棚组成。殿顶上有“五脊六兽”,雕刻精细,栩栩如生。后窑池有三亭,中间高,两边低,为驼峰式,又似笔架属文式木制结构,别具一格,许多国家信奉伊斯兰教的朋友都慕名前来参观、礼拜。
其中:大殿有九九八十一间,面积有1200多平方米,南讲堂13间,水房子7大间,对厅3间。其建筑面积和规模是华北最大的一座清真寺。院内垂槐越檐,绿枝环布。礼拜大殿庄严宏伟, 由前中后三殿和古棚连绵组成一个整体。每层殿为一个顶,顶上有“五脊六兽”,雕刻精细,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