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峪长城旅游区以长城为背景,依山傍水,自然景观雄奇险秀,人文景观独具魅力。白羊峪长城水关为双道水城式,至今东岸的临水敌楼楼基尚存。
现存的白羊峪长城长约4452米,东起大凹楼、西至老君台,仍保留着明朝时期的原貌。“1992年,我们村年人均收入只有460元,现在已达2万多元。全村现有280多户,其中200多户从事旅游行业。2020年,全村旅游业纯收入达140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75%。依托独特的长城文化和自然资源,旅游产业已经真正成为白羊峪村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说起山乡近30年巨变,白羊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龚洁民满是自豪和欣慰。
走进白羊峪村,迎面可见一片连绵错落的假山石景观,正对村口的大石上刻着“白羊峪长城旅游区”几个大字,引人瞩目。洁净宽敞的主路一侧,是白羊峪村的古村落,民宅建筑以灰白为主色调,高墙大院,古朴素雅。有些院墙上还描绘着以古长城、人文传说、冀东民俗风情为内容的精彩绘画和诗篇,文化特色鲜明。路的另一侧是潺潺流淌的白羊河,河的上游就是白羊关,主景区入口就在河的对岸。
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各种设施细致入微,集合了旅游咨询、网络自助售票、休息区、医务室、志愿者服务站、景区风光片展播、客户投诉处理等多种服务,作为综合性的功能区域,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服务中心的展示牌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白羊峪长城和旅游区。据记载,白羊峪长城曾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二关”,现存约4452米,仍保留着明朝时期的风貌。此段长城共有21座城楼,其中较完整的有6座。旅游区以长城为背景,以生态民俗为特色,依山傍水,自然景观雄、险、秀、古,人文景观新、秀、幽、雅。明长城蜿蜒起伏,气势恢宏,大理石长城、谎城、神威楼、城堡、城墙等长城景观独具特色。
白羊峪长城旅游区以长城为背景,依山傍水,自然景观雄奇险秀,人文景观独具魅力。
站在村中就能眺望到的神威楼,建筑独特,造型别致,是长城城楼中的精品。著名的白羊峪大理石长城为戚继光修建,长约1.5公里,基座全是由每块约千斤重的红色大理石建成,堪称长城奇景。清澈的白羊河穿景区而过,独特的水关要塞与长城浑然一体,形成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乾隆观碾”“七松登高”“旱龟断流”“石猴攀壁”等丰富的人文历史典故和美丽传说故事给旅游区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现存的白羊峪长城长约4452米,东起大凹楼、西至老君台,仍保留着明朝时期的原貌。
“当年,白羊峪村贫穷闭塞,村里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改变落后面貌,必须靠壮大集体经济。”回忆过去,龚洁民感慨万千。
白羊峪村地处山区,土地贫瘠,交通不便,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村民意识落后,信息又闭塞,家家户户主要靠卖水果挣点儿钱,穷得叮当响。1996年,白羊峪村依托古长城、林场、白羊河等丰富的旅游资源,确定了发展民俗生态特色旅游的总体发展目标,成立了迁安市白羊峪长城旅游公司,先后开发了“九龙戏珠”“七松登高”等28景,建成了观音阁、绵羊泉、露天大佛、延年桥、观音阁、守备署等特色景点,完善了景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鼓励条件较好的农户开始搞农家餐招待,凭借着健康食材、价廉实惠等优势,农家院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全村有70余户开办了农家院,农家餐饮已经成为白羊峪旅游业的金字招牌。
多年来,白羊峪村获评“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河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等诸多称号。2020年,白羊峪长城旅游景区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今年5月11日,在石家庄举办的2021河北省乡村旅游乐享季推广发布活动中,白羊峪村荣获“河北十大民俗文化乡村”称号,再添殊荣。
白羊峪村将全力做好长城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促进村庄与景区更好地深入融合,让家乡更美好,让百姓更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