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5A景区

  • 2022-03-20 22:53:11
  • 饮食吃喝玩乐

秦皇岛山海关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东北15公里处,建于明洪武年间,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也是一座防御体系完整的城关,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山海关是长城的起点,又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是中国名胜古迹荟萃风光椅旋、气候宜人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胜地,其主要景区有长寿山景区、鳄鱼湖、角山长城、老龙头、孟姜女庙、孟姜女苑、悬阳洞、燕塞湖。

别名:秦皇岛山海关,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景区,秦皇岛山海关景区

门票参考:40元

所在地/隶属: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 

开放时间:07:00~17:30

适宜季节:春季、秋季

建议游玩时间:1-2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2018年(5A)

介绍攻略

基本介绍

天下第一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古城的中心,距秦皇岛市区15公里。天下第一关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军徐达所建,是以展现明代重要关口和平原长城为主的历史遗迹人文景区。天下第一关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是关内关外的分界线,是明朝京师的重要屏障。

景点景观

景区占地0.1平方公里,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瑞莲阁公园、瓮城、一关广场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

关城

山海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山海关长城的中心,呈不规则梯形,西北和西南转角处呈圆弧形,未设角台。关城城垣周长4727米,城高14米,厚7米。东墙为长城主线,关城东西南北四面各建有四座城门,东门为“镇东门”,即“天下第一关”,西门为“迎恩门”,南门为“望洋门”,北门为“威远门”,四门城台上均建有城门楼。关城四门之外均筑有瓮城,偏侧开门。城墙的东南、东北隅处于长城主线,各建有东南角台和东北角台,角台上分别建角楼,是关城转角处防御性建筑,镇东楼南北两侧还建有临闾楼、牧营楼和新楼。在关城的东南、西北和西南隅各设水门一座,墙外有护城河环卫。

城门

山海关城门有四个,东称“镇东门”,西称“迎恩门”,南称“望洋门”,北称“威远门”。四门俱存,东门即为“天下第一关”,保存最为完整。城门台上座有天下第一关城楼,天下第一关城楼,实乃箭楼格式。经实测:城台高12米,城楼高13米,东西宽10.1米,南北长19.7米。楼分两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高8米。城楼建筑,上为歇山重檐顶,顶脊双吻对称,下为砖木结构,四角飞檐上,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造型美观。

瓮城

山海关城四座城门的外部均有瓮城,现仅存东门瓮城,周长318米,瓮城门向南开,与第一关券门成直角形。瓮城西面墙长85米,北墙长83米,东墙长72米,南墙长77米,城高13米。瓮城墙上宽度,西为15米,东为9.7米。

东罗城

现存东罗城位于关城东门外,东侧与东城墙相连,现存城墙为明万历年间(1584年)所建。有关东罗城的最早记录为明万历二十七年的《永平府志》卷之二《建置志·城池》编。万历十年拜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的张佳胤所撰写《山海关罗城记》,对修筑东罗城的缘由及始筑时间作了明确的叙述 ,按此记载,东罗城是在明中期北部防御局面遭到严重破坏,整个北方防线南移,山海关长城由明初的内边重镇,变成御敌外边的历史背景下,为确保山海关主城不受攻击,构成彼此呼应、重关锁隘的防御布局,时任山海路参将的王守道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春开始修筑。

万历十二年(1584年)二月,永平兵备道副使成逊会同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王邦俊,在王守道所筑夯土城墙由于战事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将外墙体下部垒石,上部包砖,对内墙体仅做局部补砌,到当年五月即竣工,形成东罗城现在规模。东罗城墙体城砖大多印有“万历十二年真定营造”、“万历十二年德州营造”、“万历十二年建昌车营造”、“万历十二年抚宁县造”等10种铭文,也印证了现存罗城城墙为万历十二年的修筑。

现存东罗城东门即为关门上建服远楼,城门之外有一长方形瓮城护卫。另外两座城门,南门渤海门,北门为衮龙门之上的门楼早已坍毁,无可考察。东南、东北转角各设角台,上建敌楼。罗城设南北二水门,东北南三面护城河环卫。

西罗城

据《临榆县志》载:“西罗城,傅大城之西关外,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巡抚朱国栋请建,工未毕,通改革中止。门一,在城西,曰‘洪宸’。城未建时,即有拱宸楼,不知何年始建。因土筑易圮,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副将杨元改用砖石。”今“拱宸门”及西罗城均毁。

南北翼城

翼城分别距关城南、北二里,建筑形制相同。据《临榆县志》载:南北翼城城墙均高“二丈有奇”,城“周三百七十七丈四尺九寸”,城南北各有一门。为“明巡抚杨嗣昌建”。今两座翼城皆毁,仅存残址。

其他建筑

在关城东南角旧有奎光楼,东北角旧有威远堂,东罗城南北两隅,筑有牧营楼,临闾楼。以上四楼早已毁掉。关城中心,还有一座高二丈七尺,方五丈,穿心四孔的钟鼓楼,此楼解放前就已破烂不堪,解放后因阻塞交通,于1952年拆除,后复建。

钟鼓楼

关城西门原亦有楼,与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规模相同。亦有匾额题字“祥霭榑桑”,系清乾隆九年(1744年)御书。因年久失修,早已残破不堪,于1953年拆毁。关城南门楼的规模和东、西两门楼相同。匾额题字“吉里普照”。明嘉靖八年(1529年)修建。因年久失修,亦破损严重。于1955年拆毁。北门上有门楼,明天启六年(1627年)建,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员外郎邵可立、副将刘孔尹重建。建后城楼多次遭受火灾,故废弃未修。

周边景点

姜女庙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中有四大瑰宝,就是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故事,它们分别是《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和《孟姜女哭长城》。其中以《孟姜女哭长城》流传最广,时间最久远。两千多年来,孟姜女与万喜良(也有称范杞梁、范喜良)凄美的爱情被世人传颂,其坚贞不屈的性格、忠贞不渝的精神更被历代帝王和百姓赞颂、景仰。

镇远镖局

坐落在山海关古城内西大街14号,与古城牌坊独乘骢马坊相邻。山海关在地理位置上位于辽西走廊最狭处,自古即为出入辽东和中原内地的必经之路。到明朝时期,山海关由于其战略防御核心地位,一直是物资、粮饷储备中转的重镇。

甲申史鉴馆

2010年,以1644年山海关甲申石河大战为背景题材而建设的廉政教育史鉴馆的甲申史鉴馆正式开馆.史鉴馆为四合院式建筑,坐落于古城内西大街66号,分为要塞烽烟、石河鏖战、甲申史鉴、居安思危、任重道远五个方面的主体陈列内容,采取电子挂图和实物陈列相结合,辅以影视设备、复原沙盘等现代手段进行陈列展示。通过陈列的历史资料、大型场景壁画、历史文物以及还原的大战军事形势图来了解当时的甲申大战,生动再现李自成以及农民军由胜转衰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从而启迪后人要以史为鉴、居安思危。

  • 编辑:兰丽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